第78章 狍子急了也蹬人 (第2/3页)
萎到一边儿抽凉气了。
等他好不容易缓过来了,气得差点吐血,也不玩儿花活了,忍着疼砍了个木头把,把侵刀装上,含恨之下一刀就把狍子捅了个对穿。
装逼不成倒成了傻缺,望着倒下不动的狍子,把他后悔的啊。
可这会儿再后悔也没用了,他拖着狍子,捂着胸口,走走歇歇,短短距离,都快半夜了才回到了屯子。
家人快吓死了,把他送到了林场卫生所一检查,肋骨都被狍子蹬裂了两根,好在没有断开,要不然断骨伤到内脏了,他连走出林子的机会都没有。
………………………………………………
一只狍子没有多重,尤其是春天的狍子,太瘦了,莽子轻松就把狍子拖了出来。
为啥东北这边打猎喜欢趁着深秋或是初冬时节进山?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这边大多数粮食和果子都是在这个季节成熟。
野东西也一样,吃得好了,就膘肥体壮,加上天气渐冷,野东西换了冬毛。
冬皮厚实还多绒,可比春夏的季节的皮子质量高多了,也就更加值钱,相当于果子成熟了,该摘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深秋季节蒙古与西伯利亚而来的寒风一吹,树叶子扑簌簌直掉,此时林子里到处都是哗啦哗啦的响声,野东西都见怪不怪了,警惕性大减。
若是这时候进山打猎,能够最大几率靠近猎物,猎人手里那射程不够远的家伙事儿就能够轻松打着猎物了。
反正狍子皮也不咋地值钱,路平安不在乎狍子皮质量的高低了,最主要还是为了吃肉。
把狍子拖到一片空地上后,路平安和莽子赶紧把狍子处理了一下,把内脏什么的掏了出来。
以前路平安没有经验,打野猪的时候压根就没有什么放血掏内脏的概念。
野东西不放血、不清理膛子,腥味儿就会很大,渗到肉里后很难处理,不放重料简直没法吃。
一些不好处理的内脏路平安就不准备吃了,只留下了心肝腰子和鹿鞭。
话说狍子的鞭算不算鹿鞭啊?吃了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