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恰逢其会 (第2/3页)
人做了嫁衣?
若是有门路能进兵团,管吃管住不说,每个月还能领几块钱津贴,那还差不多。
再怎么小透明也是自家儿子,他们倒是不介意给家栋花些钱,就怕不划算。
罗家栋有些急了,忍不住抱怨道:"妈,我在陕北饿的眼前直发黑,吃红薯吃的我肚子里一个劲儿的反酸水,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那日子,真的太难熬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个门路能离开那边,你和我爸为啥就不肯支持我呢?"
吴大伟赶紧拉住了罗家栋:"你急啥?伯伯和大娘是不知道北大荒那边的情况,有顾虑也很正常,咱们给长辈们介绍一下不就行了?
伯伯,大娘,其实那边情况要比您二位想象中好不少呢,我给您二位说一说。
…………"
吴大伟把北大荒那边的详细情况说了一下,又和陕北做了个对比,既没有夸大,也不胡说八道,就是单纯的做个比较。
罗家栋父母一寻思,也是啊,反正不能让自家小子饿死,左右都得花钱,为啥就不能让儿子去北大荒混个肚子圆呢?
此时路平安来了个神助攻:"伯伯、大娘,按道理来说咱们不是亲戚也不是邻里,甚至你们压根就不认识我,我真不该多嘴多舌插手你们家事。
但是既然这会儿话赶话赶上了,我也不妨跟你们透个底,其实我这次进京来,也是想要找自家亲戚帮忙找个门路的。
陕北不是不好,只是土地太贫瘠,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您二位想想,如今医疗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一家生七个八个孩子都不算稀奇吧?
孩子们慢慢大了,饭量也越来越大,加上京津的知青都往那边涌,原本就不够的粮食更加捉襟见肘,怎么可能会好过?
而且可以预见,按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只会越来越难,除非是能有个好办法突破粮食产量,或是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耕作模式。
所以你们不必担心家栋调动的事被人卡脖子,只要有说得过去的正当理由,那边的干部也不傻,没道理要阻止啊!"
罗家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