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章 12.7mm重机枪设计图,田立心带来的消息 (第2/3页)
府生产的民24马克沁重机枪,全枪重量就有49公斤。
后来改进型号的民36重机枪,前方的水冷枪管改成气冷枪管,同时三脚架也进行减重之后,仍旧有31.7公斤的重量,关键这重机枪发射的是7.92MM子弹,而不是12.7MM子弹。
小鬼子的92式重机枪也不轻,加上三脚架一共55公斤,甚至比马克沁还重。
而且89式重机枪的结构很简单,制造工艺也不复杂,甚至连济南兵工厂的这些设备,都能满足生产需要,更不要说太原兵工厂那些更先进的设备了。
说起来,89式重机枪之所以被设计的这么轻,还有一则趣闻。
说是当时国内某位枪械设计师,看到苏联人的刊物上,宣称他们生产的12.7mm重机枪,只有25公斤。
这位设计师震惊不已,心想这种口径的重机枪,怎么可能做到这么轻?
于是他带领团队,呕心沥血地进行研究,可最终也只能将整枪重量控制在26公斤,仍旧比苏联人的25公斤差了一些。
可后来他们才知道,苏联人的这款重机枪重量,并没有算上三脚架,只是说了枪身重量。
可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款极为优秀的大口径重机枪。
尤其是眼下八路军,甚至是整个中国军队,都缺乏行之有效的反坦克手段。
若是这款重机枪可以量产,并且列装部队的话,那就可以威胁到日军的装甲车和部分坦克。
毕竟鬼子的这些装甲车和坦克,装甲厚度实在堪忧,也就是欺负眼下的中国军队,缺乏战防炮,以及大口径重机枪,否则的话,这些鬼子的豆丁坦克如何能在中国战场横行无忌。
所以看到这款重机枪的时候,黄克诚的心情有多激动可想而知。
“我完成这里的工作之后,就尽快返回。”
黄克诚这样说道。
龙文成便笑呵呵地说道:
“那你可是要加班加点了啊,老黄,身体最重要。”
“和你们这些战斗人员相比,我们这些在后方的人员,吃的那点儿苦,受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