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喉咙里的锁骨 (第1/3页)
风穿过废墟的断墙,发出呜呜的声响,卷起脚边一小片在旧日大火中幸存的、烧焦的纸页。
纸页在空中翻滚,上面一个被火焰燎去了半边的“听”字依稀可辨。
焚烧厂归来的第三天清晨,苏晚萤在吞咽温水时,动作第一次出现了迟滞。
那不是疼痛,而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异物感,仿佛吞咽下的不是液体,而是一枚被打磨得无比光滑的骨哨,它顺着食道滑落,却在喉管内壁留下了一道清晰的轨迹。
她放下水杯,眉头紧锁。
作为沈默精神上的继承者,她早已习惯将自己的身体也视作第一案发现场。
任何一丝偏离基准线的变化,都可能是解开谜题的钥匙,或是通向深渊的预兆。
她走进白屋的地下实验室,熟练地启动了那台医用软镜。
消毒、麻醉喷雾、然后是冰凉的镜身探入喉咙深处。
显示器上,被放大了数十倍的咽喉内部结构清晰呈现。
她屏住呼吸,瞳孔在看到画面的瞬间猛地收缩。
在甲状软骨的内侧壁,声门之下,一层薄如蝉翼的灰白色物质悄然附着其上。
它并非杂乱无章的病灶,而是呈现出一种惊人的、近乎完美的对称结构。
它看起来像是一片微缩的、横嵌于血肉之里的锁骨,表面有着细密的、如同生长年轮的纹理,正随着她每一次心跳和呼吸,发生着几乎不可见的震颤。
这不是病变。
苏晚萤立刻得出了结论。
任何肿瘤或钙化灶,都不会生长得如此富有“设计感”。
这是一种建造,一次目标明确的生理结构改造。
她没有惊慌,只是冷静地将图像定格、保存,然后退出了软镜。
直起身时,她下意识地抚摸着自己颈部那圈冰冷的螺旋纹路。
内外呼应,一个在皮肤表面刻下印记,一个在血肉深处构筑实体。
沈默遗留的书房成了她唯一的兵工厂。
她从海量的尸检档案中,精准地抽出一份标记为“存疑-C17”的卷宗。
案情很简单:一名中年男性,死于窒息,但喉部无任何外伤或堵塞物。
尸检报告显示,其喉管内部发生了大面积的异常骨质增生,完全堵死了气道。
吸引苏晚萤的,是报告末尾沈默用红色墨水笔写下的一行批注:“死者生前三个月有梦游症史,夜间在书房无意识书写大量古体字,笔迹样本经比对,与南市巷‘偿音’事件核心残响源——光绪年间出土的残卷拓本,相似度93.7%。”
苏晚萤立刻从自己的活体组织样本库中,取出三天前从颈部螺旋纹路处刮下的表皮细胞,以及刚刚用微型探针从喉内新生骨片上提取的组织碎屑。
在高精度电子显微镜下,真相昭然若揭。
两份样本的细胞生长方向与排列模式,呈现出完全同步的螺旋结构。
它们遵循着同一种蓝图,以一种恒定的、精确到微米的速度在生长。
颈部的螺旋纹路每向内收束一分,喉内的骨片便向中心增厚一分。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