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阴阳剥皮人 > 第336章-最后一个人

第336章-最后一个人

    第336章-最后一个人 (第2/3页)

很快,她找到了答案。

    那座钟楼,正位于城市老法院的顶端,是整个“七角星”阵列中,缺失的最后一角。

    资料显示,那里曾是阵列的核心点,却因五十年代初的一次施工中断,未能建成完整的地基,导致节点失效。

    没有片刻犹豫,苏晚萤立刻驱车前往。

    老法院早已搬迁,钟楼被铁栅栏封锁,谢绝参观。

    她绕到建筑后方,借着一棵老槐树的掩护,敏捷地翻墙而入,幽灵般潜入了那座积满灰尘的钟楼。

    夹层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纸张和灰烬混合的味道。

    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她找到了一个被撬开的铁皮文件柜,里面散落着一堆烧焦的档案残页。

    大部分已经碳化,一触即碎。

    她耐心地用镊子一片片翻检,终于,在一堆灰烬的底层,她发现了一张被压在下面、奇迹般只烧毁了边缘的完整文件。

    文件标题的铅印字迹,让她瞬间屏住了呼吸。

    “关于设立终语铃监管委员会的提案(草案)”。

    签署日期是1954年,而最下方的署名单位,更是让她如坠冰窟——市民政局超常事务协调科。

    这个在任何公开资料里都查不到的机构,真实存在过。

    当天深夜,苏晚萤伪装成文献修复专业的志愿者,用一套伪造的介绍信和以假乱真的工作证,潜入了防卫森严的市政档案馆深层库房。

    她申请查阅建国初期民政系统的原始卷宗,理由是研究当年的火灾事故社会救济档案。

    冰冷的库房里,只有她翻动纸页的沙沙声。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她逐页翻检着那些泛黄脆弱的故纸堆,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整整三天,她几乎不眠不休。

    终于,在一份1954年红砖楼仓库区特大火灾事故的汇总报告附录里,她找到了那根刺破所有迷雾的毒针。

    那是一份不起眼的内部传阅备忘录,标题为“关于组建‘执念疏导小组’的初步构想”。

    内容简短,却字字惊心。

    报告指出,为应对火灾后出现的、无法解释的“群体性歇斯底里”及“幻听”现象,防止“负面社会情绪”的非正常扩散,建议秘密招募一批具有特殊“共情”能力的志愿者,担任“听冥人”。

    他们的任务,是主动进入特定区域,以自身为“容器”,接收并“消化”死者强烈的未尽遗言,成为平息“残响”的最后一道阀门。

    备忘录的末尾,附上了一份推荐名单。

    名单的首位,那个本该最重要的名字,却被一团浓重的墨水彻底涂黑。

    苏晚萤戴上红外滤光镜,将高强度冷光灯聚焦在那团墨迹上。

    在特殊的波长下,表层的墨迹变得透明,而渗透进纸张纤维底层的原始字迹,缓缓地显现出来。

    三个字,清晰,又触目惊心。

    林秋棠。

    那一瞬间,她仿佛听到了沈默临终前,在幻象中声嘶力竭的呼喊。

    那个在烈火中燃烧,不断重复着“我没说完”的女人,那个残响的源头,她的身份,终于被揭开。

    她不是凶手,而是第一个“听冥人”,第一个被选中、也被献祭的牺牲品。

    一股彻骨的寒意从尾椎升起,瞬间冻结了她的血液。

    她终于明白,那个东西在找什么了。

    它不是在找一个传声筒,它是在寻找下一个……林秋棠。

    她连夜赶回了那栋白色老屋。

    没有丝毫犹豫,她将这几天搜集到的所有研究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