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章-比喻 (第3/3页)
耗尽了所有能量。
    在一阵细微的碎裂声中,它的表面裂开了一道笔直的缝隙,露出了内部复杂的螺旋结构。
    那结构盘根错节,却又遵循着某种奇异的几何规律,竟与小舟很久以前在神志不清时,用血在墙上画下的那幅“双生契鸣图”完全吻合!
    沈默死死盯着那道缝隙,像是被一道闪电劈中了思维。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不顾身上的伤口,颤抖着从口袋里摸出一个被防火封存袋包裹的证物。
    那是一张在他家老宅火灾废墟中找到的、已经烧焦了一半的童年照片。
    他翻过照片,背面有一行模糊的笔迹,是他用儿时稚嫩的字体写的:“姐姐说,妈妈不是撞死的”。
    这是他成为法医的最初动机。
    此刻,他用便携放大镜凑近那行字,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
    他看到了。
    “姐姐说”三个字,和他记忆中的笔迹完全一样。
    但从“妈妈不是撞死的”开始,每一个字的下半部分,都有一丝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墨迹拖拽痕迹。
    那不像是他写的。
    更像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握着他当年的手,强行接续着,写完了这后半句话。
    他一直以为是姐姐的谎言和母亲的死因造就了今天的他。
    可如果……连这个最初的“因”,都是被伪造的呢?
    一阵彻骨的寒意从脊椎窜上天灵盖。
    他抬起头,目光空洞地望着那枚沉寂的灰核,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声问道:
    “如果‘林秋棠’从来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那她是谁……写给这个世界的遗言?”
    话音未落,样本罐中,那枚裂开的灰核猛然一震。
    罐内残留的神经荧光染剂像是受到了无形力量的牵引,从灰核的缝隙中缓缓流出,在玻璃罐的内壁上,自动汇聚、拼凑出了一行新的字。
    那幽蓝色的光芒,映在沈默失去血色的脸上,显得无比诡异。
    是你写的。
    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苏晚萤看着沈默那张因震惊而僵住的脸,看着他眼中那座由逻辑和理性构筑的世界正在一寸寸崩塌。
    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安慰的话,却发现任何语言在这一刻都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她只是走上前,轻轻地,用一种近乎悲悯的语气,叫了他的名字。
    “沈默。”
    那声音很轻,没有疑问,没有呼唤,只是一个陈述。
    仿佛在宣读一个既定的事实,一个无法更改的结局。
    她说我名字时,带了**。
    沈默听着,没有回应。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感觉身体里的某种东西,正随着那枚灰核的沉寂,一同被彻底抽空了。
    那是一种巨大的、无边无际的空洞感,仿佛刚刚被他亲手从大脑里剥离出去的,不是一个诡异的肿瘤,而是他感知饥饿、疲惫与疼痛的器官本身。
    他的世界,只剩下冰冷的逻辑和一句无法反驳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