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221.拓展人脉.周日小聚.印象良好.拜访领导

221.拓展人脉.周日小聚.印象良好.拜访领导

    221.拓展人脉.周日小聚.印象良好.拜访领导 (第2/3页)

什么好菜,给你们添个味。”放下碗就又回去忙了。

    小小的方凳上,顿时摆得满满当当。

    醉鸡、酱肘子、咸鸭蛋、红烧带鱼、葱烧豆腐、清炒鸡毛菜,六个菜,有荤有素,有凉有热,在这年头算是极其丰盛的一餐了。

    煤球炉子上蒸的大米饭,也冒出了浓郁的饭香,等会儿喝的差不多了,正好每人添碗饭。

    “来来来,都坐,别客气。”阳光明作为主人,招呼大家落座。

    他拿出两瓶西凤酒,加上王卫东带来的那瓶汾酒,摆在旁边:“今天酒管够,大家放开量。”

    王卫东看着这一桌菜,脸上也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光明,你这搞得也太隆重了,每次来你家吃饭都有几个硬菜。这么搞下去,以后我就该赖在你家,不走了。”

    “要不说你运气好呢,每次来的都是时候,我这有点什么好吃的,最后都进了你的肚子。”阳光明笑着打开一瓶西凤酒,给大家斟上,“虎头刚回来,以后在科里,还得靠王科长和周大哥多指点,多关照。”

    楚大虎赶紧端起酒杯,诚恳说道:“王科长,周大哥,我敬你们!我刚来,很多不懂的地方,一定努力学,绝不给你们丢脸!”

    王卫东端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言简意赅:“好好干。”说完,抿了一口酒。

    周大勇则豪爽地一仰脖干了:“大虎兄弟是实在人,没说的!以后有啥事尽管言语!”他抹了抹嘴,笑得开怀。

    阳光明也陪着喝了一杯,然后招呼大家吃菜:“都动筷子,尝尝味道怎么样。”

    席间,阳光明不时给众人夹菜,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周大勇是个健谈的,说了几个厂里的趣事,引得大家发笑。王卫东虽然话不多,但也会适时插上几句,多是关于厂里安保工作的经验之谈。

    楚大虎起初有些拘谨,但在酒精和轻松气氛的作用下,也逐渐放开了。他讲了些在农村插队时的经历,虽然辛苦,但也不乏趣事,说得生动有趣,让王卫东和周大勇都听得津津有味。

    “我们刚下乡那会儿,看什么都新鲜,散了工之后,几个知青主动申请任务,牵着那头宝贝老黄牛,送回牛棚。”

    楚大虎喝了一口酒,脸上泛着红光,“那头老黄牛,脾气倔得很,在半路上,不知怎么就挣脱了缰绳,跑到地里啃起了庄稼。我们几个知青火急火燎地去赶它,它愣是不听话,还发起了脾气,把我们几个顶得人仰马翻!”

    周大勇听得哈哈大笑:“好家伙,你们这些城里娃娃,肯定没见过这种阵仗!”

    “可不是嘛!”

    楚大虎也笑了,“我们被牛追得四处跑,最后还是老支书来了,吆喝了几声,那牛就乖乖听话了。

    后来老支书告诉我们,对付牲口得用对方法,光有力气不行,还得懂它的性子。

    就这件事,我们几个知青被老乡们嘲笑了很久,别提多丢人了!”

    王卫东也跟着笑,难得地接话:“这话在理。做保卫工作也是这样,光靠硬来不行,得知己知彼,懂得方法。”

    阳光明适时地接道:“虎头的性格做保卫员,其实挺合适。记得小时候在弄堂里,谁家孩子闹矛盾,都是他出来调解,说得头头是道,大家都服气。”

    楚大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那都是小时候的顽皮事,不值一提。”

    周大勇拍拍他的肩膀:“这说明你从小就有这能耐!好好干,将来准有出息!”

    酒过三巡,菜吃五味,桌上的气氛更加热络起来。阳光明又开了一瓶酒,给大家满上。

    楚大虎本就是外向豪爽的性格,在农村插队几年,磨练得更成熟了些,说话也更有条理。

    言谈间透着真诚和一股子肯吃苦的韧劲,很容易就赢得了王卫东和周大勇的好感。

    阳光明在一旁适时地引导着话题,说说厂里的趣事,聊聊最近的新闻,偶尔提一句楚大虎在农村时表现出的机灵和实在。

    王卫东话不多,但听得很仔细,偶尔问楚大虎一两个问题,多是关于巡逻时遇到突发情况该如何处理等实际问题。

    楚大虎结合这一周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回答得虽不完美,却也能看出是用了心思考的。

    周大勇更是时不时插科打诨,说说保卫科里的一些趣事,缓解着楚大虎可能存在的紧张情绪。

    “记得我刚进保卫科那会儿。”周大勇喝了一口酒,“有次夜巡,看到个黑影在仓库那边晃。我还以为立功的机会到了,心里别提多兴奋了!结果走近一看,是只野猫在逮老鼠,只是照出的影子吓人,真是白高兴了一场!”

    众人都笑了起来,王卫东的嘴角也微微上扬,也笑着说道:“我倒是盼着,你最好永远都别有这种立功的机会。”

    阳光明接话:“这说明周大哥责任心强,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要是马虎大意,反倒要出问题。”

    楚大虎认真说道:“这也是经验,周大哥的经验丰富,我得多学着点。”

    这顿酒喝的时间不短,从十一点半一直喝到了下午两点多。

    王卫东虽然严肃,但酒量不错,脸色只是微红。

    周大勇喝得有点多,话更密了,搂着楚大虎的肩膀称兄道弟。

    楚大虎酒量确实好,一斤白酒下肚,眼神依旧清明。阳光明则全程保持着清醒。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王卫东率先放下筷子:“行了,我下午还有点事,今天就到这吧。谢谢光明的招待,菜好,酒也好。”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

    阳光明起身:“既然菜好酒好,那以后更要多来几次。”

    王卫东笑着应了,表示以后还要来打土豪。

    阳光明和楚大虎一起把王卫东送到楼道口。

    王卫东在门口停下脚步,转向楚大虎:“大虎,好好干。保卫科是个锻炼人的地方,有什么不懂的,多问周组长,也可以直接来找我。”

    “是,王科长!我一定努力!”楚大虎挺直腰板,郑重地回答。

    王卫东点点头,又对阳光明说道:“光明,有空常来我们保卫科坐坐。”

    “一定,王科长慢走。”阳光明微笑着目送他下楼。

    俩人回来时,周大勇也晃晃悠悠地站起来,打着酒嗝:“不行了,得……得回去躺会儿。光明,大虎,喝得痛快!下回……下回我请!”他脸色通红,但神情愉悦。

    阳光明扶了他一把:“周大哥慢点,我送你过去。”

    “不用不用,对门儿,两步路……”周大勇摆着手,自己踉跄着出了门,回了对屋。

    临走前还不忘回头对楚大虎说道:“大虎兄弟,明天……明天班上,看哥哥怎么教你两招!”

    送走两位客人,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阳光明和楚大虎,以及满桌的杯盘狼藉。

    窗外传来孩子们嬉戏的声音,远处隐约有收音机播放着革命歌曲。

    两人相视一笑,开始动手收拾。阳光明收拾碗筷,楚大虎擦拭桌子,配合默契。

    一边收拾,阳光明一边说道:“虎头,我看王科长和周大哥对你印象都挺不错的。”

    “嗯,王科长话不多,但感觉人挺正派的。周大哥更是个热心肠。”楚大虎擦着桌子,点头道,“光明,又让你操心了。”他的声音低沉,充满了真诚的感激。

    “兄弟之间,不说这个。”阳光明摆摆手,把碗筷拿到小厨房,“等你再稳定稳定,工作上更顺手些,找个时间,我带你一起去贺领导家拜访一趟。”

    楚大虎动作一顿,神情认真起来:“应该的!贺领导帮了这么大忙,我早就该上门感谢了!你看什么时候方便,我随时都行!”

    虽然从未谋面,但楚大虎心里对那位素未平生的贺领导充满了感激。

    他知道,没有贺领导的运作,他绝不可能这么顺利回城,更进了这么好的单位。

    阳光明继续说道:“贺领导工作忙,等他那边有空了,我提前约一下。到时候咱们一起去,正式表达一下谢意。也让贺领导看看你,以后说不定还有什么需要麻烦人家的地方。”

    “我明白。”楚大虎郑重地点点头。他知道光明这是在为他长远考虑,早早铺路搭桥。

    收拾完碗筷,阳光明走到那个储藏小隔间,拿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篮子,里面装着半篮子咸鸭蛋和一大捆用油纸包好的米线。

    “这些你拿着,带回家去。”阳光明把篮子递给楚大虎。

    楚大虎看着篮子里的东西,心里又是一热。咸鸭蛋和米线,在这年头都是稀罕吃食。他知道,光明这几年没少往他家送东西,自从他回来之后,爸妈反复在他耳边提过多次。

    这份情谊,早已深深刻在他心里。

    过多的言语反而显得生分,他接过篮子,只是重重地说了一句:“谢了,兄弟。”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但很快克制住了。

    阳光明笑了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拍拍楚大虎的肩膀:“行了,回去吧,替我给叔和婶带个好。”

    “哎,那我走了。”楚大虎拎着篮子,转身出门,脚步踏实而有力。

    阳光明送到门口,看着他高大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处。

    ……

    时间如流水,平静而充实地流淌。

    楚大虎在保卫科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他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劲儿很快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和王卫东、周大勇的关系也愈发融洽。

    阳光明则继续在财务科忙碌着,年底的各类报表、总结、预算让他几乎没什么空闲,但他乐在其中,享受着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成就感。

    转眼间,元旦就在一片忙碌中悄然而至。弄堂里,家家户户也多了几分节日的喜庆。虽然物资仍不丰富,但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让节日过得有点滋味。

    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周末,天气干冷,北风呼啸,但天空湛蓝,阳光难得地明媚。

    阳光明和楚大虎约好了,今天一起去贺振中家拜访。

    阳光明准备了几斤皮薄多汁的鸭梨,用干净的网兜装着,东西不算贵重,但也是他的一份心意。

    他知道贺家的为人,太过贵重反而会让对方觉得太过生分,这种时令水果既应景,又显得亲切实在。

    这一点,他也提前提醒过楚大虎。

    楚大虎也早早准备停当。

    他换上了那身最好的、平时舍不得穿的卡其布中山装,熨烫得十分平整。

    头发理得短短整整,脸上带着既紧张又期待的郑重神情。

    他手里也拎着个网兜,里面是母亲连夜赶着蒸出来的一笼红枣糕,用干净的白纱布盖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