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罗家见面.商谈婚事.双方印象 (第2/3页)
一天?”
“不用不用,半天就够了,谢谢霍主任!”阳香梅连忙道谢,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
“见了对方父母,大大方方的,别紧张。”霍主任出言鼓励,“你这孩子踏实本分,谁家娶了都是福气。罗家父母我虽然不熟,但听说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家。好好聊,肯定没问题。”
“哎,我知道了,谢谢霍主任。”霍主任的鼓励让阳香梅增添了不少勇气。
她退出主任办公室,脚步轻快地走回大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请好了假,阳香梅一天的工作都充满了干劲。科室里的同事听说她要去未来婆家见面,也纷纷打趣和祝福,让她原本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中午休息时,几个年长的护士还热心地给她传授了一些见家长的经验,比如该注意什么礼节,该带什么礼物,该怎么说话等等。阳香梅认真地听着,心里暖暖的。
下班后,她特意去医院的澡堂洗了个澡,把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温热的水流冲去了一天的疲惫,也让她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即将进入新的阶段。
晚上,阳香梅早早休息,养精蓄锐,准备迎接第二天的重要会面。
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设想明天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月光从窗户洒进来,光影斑驳,正如她此刻忐忑的心情。
对于这次会面,阳光明很淡定,但也很重视。
第一次见面,礼物不适合太重,也不适合太轻。
他特意准备了两斤进口巧克力和两瓶蜂蜜,放进了挎包里,这就是明天见面的礼物了。
转过天来,还不到九点,罗兴邦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医院宿舍门口。
他今天穿了一身崭新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和一点点紧张。自行车把手上还挂着一个网兜,里面装着几个苹果和梨子,看来是准备带给阳香梅姐弟的。
他敲了敲门:“香梅?光明兄弟?准备好了吗?”
门打开,阳光明和阳香梅已经收拾妥当。
阳光明穿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深色裤子,干净利落,显得沉稳干练。
阳香梅则穿上了那身接近全新的卡其布半袖和裤子,脚上是擦得锃亮的新皮鞋,两条乌黑的辫子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眼神里既有羞涩又有期盼,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
“兴邦大哥,来得真早。”阳光明笑着打招呼。
“怕你们不认识路,耽误时间。”罗兴邦憨笑着,目光落在阳香梅身上,眼里闪过惊艳和喜悦,“香梅,你今天……真好看。”
阳香梅被他看得不好意思,微微低下头:“走吧。”
阳光明拿起挎包,三人一起出了门。
清晨的空气清新宜人。
罗兴邦推着自行车,陪着两人步行。
路上,他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家里的准备情况:“我家就在工业局家属院,离这儿不算远,走路大概一刻钟。我爸在工业局,我妈在街道办。我还有四个姐姐,不过都出嫁了,她们今天应该也会过来……”
阳光明静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他注意到路边的房屋逐渐从破旧的平房变成了整齐的红砖房,街道也变得宽敞整洁起来,看来是到了县城的机关单位集中区域。
果然,走了大约十五分钟,一片排列整齐的红砖平房出现在眼前。这里比医院家属院看起来更新一些,院子也更规整。每户人家都有独立的院落,有些院子里还种着花草蔬菜,显得生机勃勃。
罗兴邦指着最里面一家独门独院的房子说道:“到了,就是那家。”
只见那家院门敞开着,院子挺大,收拾得干净利落,靠墙边还开辟了一小块菜地,种着些黄瓜、茄子和辣椒,长势喜人。
院门口和院子里,已经站了好几个人,正翘首以盼。看到他们三人出现,立刻热情地迎了出来。
“来了来了!”一个身材高瘦、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面容清癯的中年男人笑着说道,他应该就是罗兴邦的父亲。
旁边一位同样高个、身材微胖、面容和善的中年妇女,声音爽朗地接话:“哎呀,可算来了!这位就是光明吧?一路辛苦!这就是香梅吧?快请进快请进!”
她的话又快又热情,透着东北人特有的实在和麻利。
这自然是罗兴邦的母亲。
后面还跟着几位年轻些的妇女,看样子应该是罗兴邦的姐姐们,也都笑着打招呼,好奇地打量着阳光明和阳香梅。
罗兴邦赶紧上前一步,脸上带着光,大声介绍:“爸,妈,姐姐,这就是香梅的弟弟,阳光明。这就是香梅。”
然后又对阳光明和阳香梅说:“光明,香梅,这是我爸,我妈,这几位是我姐姐。”
阳光明上前一步,态度不卑不亢:“罗叔叔好,阿姨好,各位姐姐好。打扰了。”
阳香梅也跟着小声问好,脸颊绯红,有些羞涩,但还是努力保持着大方得体。
“好好好!快别在门口站着了,屋里坐!屋里坐!”罗母热情地招呼着,目光在阳香梅身上打量了一圈,眼里是掩不住的满意。
罗父也笑着点头:“对对,进屋聊,进屋聊。”
众人簇拥着阳光明和阳香梅进了屋。
屋子是典型的东北平房格局,进门是厨房兼餐厅,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房间。屋里地面是水泥的,打扫得很干净。
家具多是老式的木柜、箱子,但擦得光亮。墙上贴着一些年画和奖状,透着一种朴实整洁的生活气息。
阳光明的目光扫过,注意到屋里还有两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正躲在大人身后,好奇地探头探脑,应该是罗兴邦哪个姐姐的孩子。
他笑着从挎包里掏出那两大包进口巧克力,蹲下身,递给两个小家伙:“来,叔叔请你们吃糖。”
两个孩子看着从没见过的漂亮糖纸,有点怯生生不敢接。
罗兴邦的大姐连忙说道:“哎呀,光明兄弟,你这太客气了!快别给他们,这么好的东西……”
“大姐,没事,就是点糖果,给孩子们甜甜嘴。”阳光明笑着,不由分说地塞到了两个孩子手里。
罗母这才注意到阳光明还带了东西,除了巧克力,还有两瓶蜂蜜。
她顿时更过意不去了:“哎呀呀!光明,你说你来就来,还带这么贵重的东西干啥!这外国巧克力,听说老贵了!还有这蜂蜜,这让我们说啥好……”
“阿姨,您别客气。”阳光明语气诚恳,“头一次上门,一点小心意。巧克力给孩子们尝尝鲜,蜂蜜您和叔叔平时泡水喝,养养身体。”
罗父推了推眼镜,笑着打圆场:“光明一片心意,咱们就收下吧。快,别站着了,都坐,坐下喝茶说话。”
罗母连连道谢,招呼大家坐下。
罗家的姐姐们赶紧端茶倒水,拿出瓜子、花生摆在桌上。众人分宾主落座。罗兴邦和阳香梅紧挨着坐在一边,阳光明坐在另一侧,罗父罗母和几个姐姐坐在对面。
气氛一开始稍微有点局促,但很快就在罗母爽朗的笑声和罗父温和的引导下变得热络起来。
双方的基本情况,其实通过罗兴邦和阳香梅之前的传递,都已经大致了解。此刻见面,更多的是一种确认和感受。
罗父主要和阳光明聊天,问了些魔都的情况,阳光明工作的情况,语气随和,像个关心晚辈的长者。
阳光明从容作答,既不过分谦虚,也不张扬,表现得体大方。
罗母则拉着阳香梅的手,仔细问她在屯小教书辛不辛苦,生活习惯不习惯,又夸她长得俊俏,性子文静,说得阳香梅不好意思地低头笑。
罗家的几个姐姐也在一旁附和,说着弟弟兴邦的各种好话,也夸阳香梅有福气,找到了好工作。
阳光明观察着罗家父母。
罗父话不多,但言谈举止间透着一种干部特有的沉稳和条理,眼神清正,看起来是讲道理的人。
罗母性格外向,快人快语,显得有些泼辣,但眼神热情真诚,不像是心眼多、难相处的人。她对阳香梅的喜欢,看起来是发自内心的。
至于罗兴邦的四个姐姐,阳光明没有过多关注。她们都已经出嫁,有了自己的家庭,偶尔回娘家,对弟弟婚事的影响不会太大。
闲聊中,罗家人对阳家的情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当得知阳家所有成年人都有正式工作,尤其是阳光明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科长,行政级别还不低时,罗父罗母交换了一个眼神,惊讶之余,更多了几分重视。
他们原本觉得自家是县里的双干部家庭,条件算不错了,没想到未来亲家的家境如此殷实。
再看阳香梅,模样好,性子好,有文化,现在又有了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
相比之下,自家儿子只是个普通工人,反而显得有些“高攀”了。
前段时间,心里可能存有的那一点点“儿子找了知青,家里还得帮着跑工作”的微妙想法,此刻早已烟消云散,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满意和欣喜。
客套话聊得差不多了,罗母清了清嗓子,进入了正题。
她脸上带着笑,语气更加热情:“光明,香梅,今天叫你们来呢,一是认认门,彼此见见面,熟悉熟悉。
这二来呢,也是想趁着光明你在,把兴邦和香梅俩孩子的事,定个章程。”
她看向阳光明,态度很诚恳:“你看,你大老远从魔都来一趟不容易,时间也紧。咱们就得抓紧把事商量妥了,也好让你放心回去跟家里交代,是不是?”
阳光明点点头:“阿姨说的是。我这次来,主要也是这个意思。我二姐和兴邦大哥情投意合,我们家里人都知道。
既然他们自己决定了,我们做家人的,自然是祝福和支持。
具体该怎么办,还得听听叔叔阿姨这边的想法。”
罗母见阳光明态度明朗,说得也在理,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哎呦,光明你真是个明白人!那阿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