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208.喜事临门.家里催婚.恋人相聚.婚事计划

208.喜事临门.家里催婚.恋人相聚.婚事计划

    208.喜事临门.家里催婚.恋人相聚.婚事计划 (第2/3页)

孝顺,是个难得的好儿媳。

    二儿子的终身大事圆满解决,了却了张秀英一桩最大的心事。

    她的目光很自然地落在了小儿子阳光明身上。三个儿子,老大阳光辉孩子都满地跑了,老二阳光耀也成了家,就只剩下这个小儿子,虽然工作出色,前程远大,但个人问题迟迟没有动静。

    以前阳光明年纪小,还没到结婚年龄,张秀英也没太着急。总觉得小儿子条件好,肯定不愁找对象,得多挑挑拣拣。

    可现在不一样了,如今阳光明已经实打实地满了二十周岁!按照国家婚姻法,男二十,女十八,就可以登记结婚。年龄到了!

    在张秀英看来,儿子这么优秀,年纪轻轻就是科长,拿了市里的荣誉,工资又高,模样周正,性格稳重,待人接物滴水不漏,简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女婿人选。

    厂里那些老姐妹,明里暗里打听阳光明情况的人可不少。怎么能还单着呢?

    于是,张秀英开始了见缝插针的催婚。饭桌上,睡觉前,只要有机会,她就要提上几句。

    “明明,今天厂里工会的王阿姨又问起你了,说她娘家有个侄女,在纺织医院当护士,模样俊,性格好,脾气也温柔,问你有没有兴趣见一见?”

    吃晚饭时,张秀英一边给阳光明夹了一筷子肥肉片,一边状似随意地提起,眼角的余光却紧紧盯着儿子的反应。

    阳光明正埋头吃饭,闻言动作一顿,头也不抬地回答:“妈,我现在工作忙,刚接手科里全面工作没多久,好多事要熟悉,要学习的新政策也多,真是没心思想这些。”他的语气平静,听不出什么波澜。

    “工作再忙,终身大事也不能耽误啊。”张秀英不放弃,循循善诱,“见个面吃顿饭的功夫总有吧?又费不了多少时间。那姑娘我偷偷去纺织医院门口见过一次,真不错,白白净净,笑眯眯的,一看就是个好脾气的……”

    “妈。”阳光明放下碗筷,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真的不用。我现在真的没考虑相亲的事。”他拿起汤勺,给母亲盛了一碗汤,“您喝点汤。”

    “那你啥时候考虑?你都二十了!虚岁都二十一了!你看你大哥,孩子都多大了!跟你一般大的,比如隔壁弄堂的小王,孩子都会跑了!”

    张秀英有点急了,声音不由得提高了些,“你这条件,总不能落到最后吧?”

    “妈,时代不同了,现在报纸上、广播里都提倡晚婚晚育,这是新风尚。”阳光明拿出报纸上的话搪塞,试图用大道理说服母亲,“先立业后成家嘛。我把工作基础打得更扎实些,对将来也好。”

    “立业立业,你现在业立得还不够好?科长都当上了!市里都表彰了!工资比好多老师傅都高!还要咋立?”

    张秀英嗔怪地瞪了他一眼,显然不吃这一套,“你是不是心里有主意了?有合适的姑娘了?是不是自己处上了?有就带回来给妈看看嘛!妈又不是那老古板,只要姑娘人品好,家世清白,妈肯定没意见!”

    她敏锐地捕捉到儿子眼中一闪而过的细微波动,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

    阳光明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维持着平静:“没有的事。妈,您就别瞎猜了。吃饭吃饭,菜都凉了。爸,您尝尝这个豆腐,今天烧得不错。”

    他赶紧扒拉几口饭,熟练地岔开话题,问起父亲阳永康厂里技改的进展,试图将母亲的注意力引开。

    阳永康一直默默地听着母子俩的对话,抽了口烟袋,慢悠悠地说:“你妈也是为你好。二十,不小了。有合适的,处处看也没坏处。成家立业,成了家,心更定,也能更好立业嘛。”

    他一向话少,但在这个问题上,显然站在了妻子这一边。

    连一向沉默的父亲都发了话,阳光明知道,这事不能再一味拖下去了。母亲的追问越来越紧,父亲的态度也明确了,再回避反而会引起更多的猜疑和盘问。

    其实,他何尝不想早点把和林见月的关系公开。

    两年多的书信往来,密密麻麻的字迹承载了无数思想交流与情感共鸣;无数次四人聚会中的默契相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心领神会。

    那个清澈如水、温婉秀气的姑娘,早已深深印在他心里,是他忙碌工作之余最温暖的慰藉和最深切的期盼。

    只是之前自己年龄不到,总觉得时机未到,不到结婚年龄,想多了没用。

    现在自己满了二十,到了法定婚龄,工作上也算站稳了脚跟,似乎没有再隐瞒下去的理由了。母亲的催促,反倒成了一个促使他迈出这一步的契机。

    这个年代,娱乐活动匮乏,像他这样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精力旺盛,对婚姻生活自然有着本能的向往和期待。

    成了家,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温暖港湾,有了知冷知热的贴心人。

    下班回家,不再是冷锅冷灶,而是有一盏灯为自己亮着,有一碗热饭等着自己,有一个知心的人可以说说心里话。

    那种温馨、踏实和归属感,想想就让人觉得充满力量,幸福满溢。

    光明也是个正常的年轻人,当然也这么想。尤其是看到二哥二嫂新婚燕尔的甜蜜,更触动了他对家庭生活的渴望。

    眼下最重要的,是得先征得林见月的同意,和她统一口径。

    只要她点头,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告诉父母,然后选个合适的时间,郑重地去拜访她的家人,正式确定关系。

    想到这里,阳光明心里有了计较,原本因为被催婚而略显烦躁的心情,也变得明朗和期待起来。

    又一个周日,天气晴好,微风和煦。

    阳光明和提前约好的谢飞扬,再次来到了瑞康里,冯向红和林见月住的那座石库门小楼。

    熟悉的青砖灰瓦,熟悉的幽深天井,每一次来,都有一种亲切感。

    轻车熟路地穿过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板天井,冯向红已经闻声迎了出来,笑声清脆:

    “飞扬!光明!你们来得正好,见月刚泡好一壶茉莉花茶,香着呢!今天太阳好,我们在天井里晒了会儿太阳呢!”

    她依旧是那副爽利活泼的样子,两条辫子随着她的动作,欢快地甩来甩去。

    走进略显昏暗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客堂间,林见月正端着白瓷茶壶往几个玻璃杯里倒水。

    氤氲的热气带着茉莉花的清香弥漫开来,阳光透过格子窗棂照进来,画面很是温馨。

    林见月今天穿了一件淡绿色的确良衬衫,领口系着小小的同色系蝴蝶结,衬得皮肤愈发白皙细腻。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看到阳光明进来,对他微微一笑,眼神清澈明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欢喜。

    “飞扬哥,光明,你们来了。”她的声音软糯,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韵味,听起来十分悦耳。

    “嚯!好香!见月同志泡茶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谢飞扬深吸一口气,夸张地赞叹道。

    他一屁股在方桌旁的长凳上坐下,自己端过一杯茶就吹着气喝了起来。

    阳光明也笑着打招呼:“向红,见月。”他的目光在林见月脸上停留了一瞬,两人眼神交汇,默契自在不言中。

    这两年,四人经常在这里聚会,早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每一次都轻松愉快,充满了欢声笑语。

    阳光明今天带了两斤肥瘦相间的腊肠和两瓶澄澈粘稠的蜂蜜,谢飞扬则提了一斤层次分明的五花肉,一看就是精心挑选的。

    “改善伙食!改善伙食!”谢飞扬把肉递给冯向红,咋咋呼呼,“今天咱们再来个光明拿手的红烧肉!想想都流口水!这肉多好,三层五花的!”

    冯向红接过肉,用手掂了掂,眼睛一亮:“太好了!正好我昨天好不容易搞到点豆腐票,买了块老豆腐,可以烧个家常豆腐。见月早上起大早去菜场,还抢到些小青菜,看着可新鲜了。”

    林见月轻声补充道:“鸡蛋也有几个,可以炒个鸡蛋。光明同志带来的腊肠看着就好吃,蒸米饭的时候切几片放在上面,饭都能多吃一碗。”她说着,眼角弯弯,带着笑意。

    阳光明笑道:“那再切点腊肠蒸饭,齐活了。今天这顿饭肯定丰盛。”他很自然地开始挽袖子,准备大显身手。

    分工明确,四人很快在狭小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的灶披间忙碌起来。

    依旧是阳光明主厨,掌勺红烧肉。

    他的动作早已娴熟无比,焯水、炒糖色、煸炒肉块、加入调料炖煮……行云流水,一丝不乱。浓郁的肉香混合着酱香和糖香很快弥漫开来,勾得人馋虫大动。

    谢飞扬在一旁打下手,洗菜切菜,嘴巴不停,说着厂里的趣事,时不时趁阳光明不注意,偷吃一点东西,被冯向红发现,笑着拍打一下他的手背。

    冯向红和林见月则负责淘米煮饭和准备其他菜蔬。

    两人配合默契,小声交流着哪个菜先做哪个后做,盐放多少,偶尔发出轻轻的笑声。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锻炼”,尤其是得到阳光明不时在信里或当面传授的“秘籍”,两位女同志的厨艺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虽然比不上阳光明那般专业精湛,但至少蒸出来的米饭松软适中,炒出来的青菜碧绿爽口,再也不会出现当初那“狗都嫌弃”的硬窝头了。她们甚至还能独立完成几道像样的家常菜了。

    午饭很快准备好,摆满了那张小小的方桌。

    酱红油亮、颤巍巍的红烧肉堆了满满一大碗;金黄喷香、点缀着葱花的炒鸡蛋;炒的火候正好、颜色翠绿的小青菜;酱汁浓郁、热气腾腾的家常豆腐;还有一碟切得薄薄的、蒸得透亮、边缘微微卷起的腊肠,以及一盆冒着热气、粒粒分明的白米饭。

    简单,却色香味俱全,充满了家的温暖气息和四人通力合作的成果。

    “开动开动!我口水都快流到桌子上了!”谢飞扬第一个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瞄准了那块最大的、颤巍巍的红烧肉。

    四人围坐吃饭,气氛轻松愉快。

    聊着各自厂里的趣事,最近看的电影,还有社会上的一些新鲜动态。

    阳光明很自然地给林见月夹了一筷子炒鸡蛋,放在她碗里:“尝尝这个,火候刚好,很嫩。”

    林见月小声说了句“谢谢”,低头小口吃着,嘴角噙着浅浅的笑意。

    冯向红和谢飞扬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偷偷笑了笑,继续埋头苦吃。

    饭后,一起动手收拾干净碗筷,又泡上一壶新茶。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暖洋洋地照在身上,让人有些慵懒惬意。四人喝着茶,闲聊着,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阳光明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他放下茶杯,目光看向坐在对面的林见月,语气自然地开口,仿佛在说一件寻常事,但眼神里带着几分认真:“见月,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林见月正低头吹着茶杯里的热气,闻言抬起头,清澈的目光带着一丝询问:“什么事?你说。”

    可能是恋人间的心有灵犀,她似乎隐约感觉到他要说什么,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茶杯。

    “是这样。”阳光明斟酌着词句,尽量说得委婉些,避免给她压力,“我过了年也满二十了。我妈最近……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