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开始催婚.两家见面.救命恩人.由衷感激 (第2/3页)
的红晕却更深了。
她轻轻点了点头,声音依旧很轻,却足够清晰:“我……我听我爸妈的。”
这句话,如同天籁之音,瞬间让阳光耀的心花怒放!他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喜悦和热流冲遍全身,恨不得当场跳起来!周围的寒风似乎都变得温暖了!
“好!好!那……那我等你消息!”阳光耀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两人之间的气氛瞬间变得甜蜜而微妙,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期待在空气中流淌。他们又低声说了几句,才一起朝着食堂走去,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当晚,岳家。
吃晚饭的时候,岳心蕾显得有些心事重重,吃饭的速度比平时慢了不少。
高妈妈最先察觉到女儿的异常,夹了一筷子炒鸡蛋放到她碗里,关切地问:“心蕾,今天怎么了?胃口不好?身体不舒服?”
岳兴国也放下酒杯,看向女儿。
岳心蕾抬起头,看了看父母,脸颊微红,放下筷子,小声说道:“爸爸,妈妈……我有件事情想跟你们商量。”
“什么事?说吧。”岳兴国温和地说道。
“就是……就是光耀……”岳心蕾的声音更小了,但还是鼓足勇气说了下去,“他……他问我……什么时候可以考虑结婚的事情……他家里也挺急的……”
她说完,立刻低下头,不敢看父母的表情。饭桌上安静了几秒钟。
高阿姨和岳兴国交换了一个眼神,脸上都露出了了然和欣慰的笑容。
高阿姨首先开口,语气里充满了慈爱:“这是好事啊!有什么好难为情的?男婚女嫁,人之常情。
我看光耀这孩子确实不错,老实、本分、肯吃苦,对你也是真心实意。你俩谈朋友也谈了大半年了,是该考虑下一步了。”
岳兴国点点头,表示赞同妻子的看法。他抿了一口酒,沉稳地说道:
“光耀家里着急,也是正常的。说明他们家里重视你,重视这门亲事。既然双方都有这个意思,那接下来,按照规矩,双方家长是应该再正式见个面,把一些具体事情敲定下来。”
他沉吟了一下,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看向妻子,说道:“对了,雅容不是后天就带着小兵到了吗?说好要住几天的。这样吧,见面就定在这个礼拜天。正好让雅容也见见光耀,帮我们把把关。她看人的眼光还是蛮准的。”
岳雅容是岳兴国的亲妹妹,岳心蕾的小姑。她嫁到了金陵,丈夫是金陵军区的一名军官。两人只有一个儿子,叫小兵,今年应该十二三岁了。
岳雅容虽然远在金陵,但和哥哥一家感情极好,每年至少会带着儿子回魔都探亲一次,通常是在暑假,今年夏天因为有些事情耽搁了,一直拖到年底才成行。
听到父亲这个安排,岳心蕾心里一阵欢喜。小姑对她极好,她也盼着小姑能见见光耀,得到她的祝福。
“那……那我明天就跟光耀说?”岳心蕾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光。
“嗯,说吧。”岳兴国点点头,“就定礼拜天中午。地方嘛……让阳家定好了,他们定哪里都可以。”
“好!”岳心蕾开心地应道,心里的石头落了地,顿时觉得胃口也好了起来。
第二天中午,还是在那个僻静的小花园廊架下,岳心蕾把家里的决定告诉了望眼欲穿的阳光耀。
“真的?礼拜天就见面?”阳光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喜万分!
他原本以为怎么也得等上一两周,没想到岳家如此爽快,而且就在这个周末!这意味着,他和岳心蕾的婚事,真的提上日程了!
“嗯!”岳心蕾用力点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爸爸说,正好小姑回来,让她也见见你。”
“小姑?”阳光耀愣了一下,随即想起岳心蕾提过这位远在金陵的小姑,“哦!就是你常说的那位……军属小姑?”
“是的呀。”
岳心蕾介绍道:“我小姑叫岳雅容,人可好了,就是……就是有时候看人眼光有点厉害。
她和我姑父在金陵,我姑父是部队首长。他们就一个儿子,叫小兵,今年十二岁了,皮得很。她每年都会带小兵回来住几天的。”
阳光耀一听,未来的姑父是部队首长,心里不由得又添了几分郑重,连忙道:“我知道了。我一定好好表现,争取给小姑留个好印象!”
看着他紧张又认真的样子,岳心蕾忍不住笑了:“你不要太紧张,小姑人很好的。就是……就是比较疼我,所以可能会多问几句。”
“问什么我都老老实实回答!”阳光耀拍着胸脯保证。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对周末的见面充满了期待,还有一点点不可避免的紧张。
阳光耀回到家,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了全家。
阳家顿时一片欢腾。
张秀英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连声说岳书记一家真是通情达理,办事爽快。
接下来几天,阳家全员动员,为周日的会面做准备。张秀英和李桂花把家里彻底打扫了一遍,角角落落都不放过,虽然知道是在外面饭店见面,但总觉得家里整洁了,人的精气神也会不一样。
阳永康翻出了小儿子阳光明之前送他的那件深灰色的卡其布中山装,虽然在过年时穿过一两次,但依旧笔挺簇新。
张秀英也特意找出那件压箱底的藏蓝色列宁装,这是她当年在老大结婚时置办的,平时根本舍不得穿。
阳光辉和李桂花也各自准备了最体面的衣服。
阳光明则主动承担了预定饭店的任务。他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跑了好几家比较有名的饭店,最后选定了位于淮海路上的一家老字号饭店——“春风松月楼”。
这家饭店名气大,环境雅致,菜品味道好,价格虽然不菲,但显得郑重有面子。他特意预定了一个宽敞安静的雅间。
周日一大早,阳家就忙碌起来。虽然约定的时间是中午十一点半,但张秀英坚持要提前至少半小时到达,以示尊重和诚意。
还不到十点,阳家全家就已经穿戴整齐,准备出发了。
阳永康穿着笔挺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显得格外精神矍铄。张秀英穿着件崭新的蓝色列宁装,头发挽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紧张又兴奋的红光。
阳光辉和李桂花也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抱着打扮得像个福娃娃一样的壮壮。三岁多的壮壮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一刻都不安分。
阳光耀穿上了那身最体面的“的确良”衣服,头发抹了点发油,梳得油光水滑,不停地检查自己的衣领和袖口。
阳光明看着一家人如临大敌又充满期盼的样子,不由得笑道:“爸,妈,大哥大嫂,你们放松点。岳书记一家都是和气人,不要太紧张。”
“知道知道,就是……就是忍不住。”张秀英搓着手笑道。
阳光明手里提着准备好的茶叶和酒,说道:“饭店我定好了,雅间也留了。我们先过去,泡好茶,等他们来。”
一家人出了门,坐上公交车,往淮海路赶去。十一点刚过,阳家一行人便到了“春风松月楼”。
饭店果然气派,古色古香的门脸,里面桌椅擦得锃亮,空气中弥漫着菜肴的香气和淡淡的酒香。服务员领着他们上了二楼,走进预定好的雅间。
雅间很宽敞,中间一张大圆桌铺着洁白的桌布,周围放着十来把红木椅子,墙上挂着水墨画,窗边还摆着几盆绿植,环境十分清雅。
阳光明让家人先坐,自己则拿出带来的顶级龙井,请服务员拿来一套干净的茶具,亲自冲泡起来。滚烫的开水冲入茶杯,龙井茶特有的豆栗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清幽雅致,令人心旷神怡。
“明明,你这茶叶……很好的嘛!”阳永康深吸一口气,忍不住赞道。他是老茶客,一闻就知道这茶叶非同一般。
“嗯,托朋友弄了点好的,今天派上用场了。”阳光明笑着给父母各斟上一杯清亮碧绿的茶汤。
一家人喝着香茶,等待着贵客的到来,心情既期待又忐忑。
十一点二十分左右,阳光明对阳光耀和阳光辉说道:“二哥,大哥,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到门口去迎一迎吧。”
三兄弟一起下楼,来到饭店门口。刚站定没多久,就看到一辆公交车在附近站台停下,岳兴国一家从车上走了下来。
岳兴国穿着常见的干部装,但干净笔挺,神色从容。高阿姨穿着一件深色的棉袄,围着灰色的羊毛围巾,显得端庄又和气。岳心蕾陪在母亲身边,今天特意穿了一件崭新的格子上衣,衬得皮肤愈发白皙,脸上带着羞涩又甜蜜的笑容。
她的旁边,是一位看起来四十多岁、气质优雅的中年妇女,穿着一件合体的深灰色呢子大衣,围着一条淡雅的丝巾,面容和岳兴国有几分相似,但更显秀气和知性。这应该就是岳心蕾的小姑岳雅容了。
岳雅容的身边,跟着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男孩虎头虎脑,一双大眼睛格外有神,穿着蓝色的棉猴,戴着绒线帽,正好奇地东张西望。这就是岳雅容的儿子小兵。
阳光耀一眼就看到了岳心蕾,心跳立刻加速。他赶紧深吸一口气,脸上堆起笑容,快步迎了上去:“岳书记,高阿姨,你们来了!心蕾……”
他又看向岳雅容,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礼貌地微微躬身:“您一定就是心蕾的小姑吧?小姑您好!我是阳光耀。”
岳兴国笑着点点头:“小阳,等了一会了吧?你小姑刚从金陵过来。这是她儿子,小兵。”
岳兴国扭过头,“雅容,这就是心蕾的对象,阳光耀。”
岳雅容的目光温和地落在阳光耀身上,上下打量了一下,脸上露出得体的微笑,伸出手:“小阳同志,你好。这两天在家里一直听到你的名字,今天总算见到了。果然是一表人才!”
她的声音温和悦耳,带着一点江南口音,语气不卑不亢,既表达了亲切,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感。
阳光耀连忙双手握住岳雅容的手,有些受宠若惊:“小姑您太客气了!欢迎您来魔都!”
这时,阳光明和阳光辉也走上前来。
阳光明笑着打招呼:“岳书记,高阿姨,心蕾同志。”他的目光转向岳雅容,同样礼貌地微笑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