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203.赵国栋的决心.剑指财务科.把柄在手.和平解决

203.赵国栋的决心.剑指财务科.把柄在手.和平解决

    203.赵国栋的决心.剑指财务科.把柄在手.和平解决 (第2/3页)

,锁上抽屉,起身走了出去。

    他的动作不慌不忙,保持着平时的节奏,但大脑却在快速运转,思考着厂长突然召见的原因。

    经过大办公室时,科里的算盘声依旧噼啪作响,但似乎比平时更安静一些。

    不少人偷偷抬眼看他,眼神里带着各种猜测。厂委会刚结束,副科长就出门,这难免引人遐想。

    阳光明面色如常,步伐沉稳地走出财务科,向三楼厂长办公室走去。走廊里遇到几个其他科室的熟人,他点头打招呼,没有多做停留。

    厂部大楼的走廊宽敞而安静,与车间里的嘈杂形成鲜明对比。阳光明的皮鞋踩在水磨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的心情其实并不平静,隐约感觉到这次的谈话可能不同寻常。

    敲开厂长办公室的门,阳光明看到赵国栋正站在窗前抽烟,眉头紧锁,办公室里烟雾缭绕。烟灰缸里已经堆了好几个烟头,显然厂长刚才抽了不少烟。

    “厂长,您找我。”阳光明带上门,走到办公桌前。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桌面,看到了那份技改方案,心里顿时明白了几分。

    赵国栋转过身,掐灭了烟蒂,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可能是抽烟太多的缘故。

    阳光明依言坐下,目光平静地看向赵国栋,等待他开口。

    赵国栋坐回椅子上,沉默了几秒钟,似乎在组织语言。

    然后,他开门见山,语气沉重:“刚才的厂委会,我提交的那个技改方案,又没通过。”

    他指了指桌上那份方案,“卡壳的原因,还是老问题,资金。刘金生说没钱,一分钱都挤不出来。”

    阳光明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他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厂长最近为这个方案投入了大量精力,他是知道的。财务科那边的态度,他也清楚。刘金生最近一直在强调资金紧张,各种开支都要压缩。

    “五万块钱!只需要五万!”赵国栋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压抑不住的挫败感,“就这么点钱,就能把三车间那两台老掉牙的细纱机关键部件换了,就能把一车间的落纱装置改造成半自动!能提高多少效率?减少多少故障?可就是办不成!”

    他重重拍了一下桌子,震得茶杯都晃了晃。茶水溅了出来,在桌面上留下深色的水渍。

    “刘金生一口一个规矩,一口一个困难!我看他就是不想配合!存心跟我过不去!”赵国栋的怒气再次上涌,脸色涨红。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仿佛一头被困的雄狮。

    阳光明适时地开口,语气沉稳:“厂长,您消消气。刘科长的工作风格,确实比较求稳。”

    他选择用“求稳”这个词,而不是更负面的火上浇油的评价。

    “不是求稳,是固步自封!是掣肘!”赵国栋打断他,目光锐利地看过来,“光明,你在财务科也快一年了。那里的情况,你比我更清楚。你说,刘金生这个人,还能不能转变?”

    阳光明沉吟了一下,摇了摇头,回答得很坦诚:“很难。刘科长的行事风格已经定型了,而且……”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而且他对财务科的掌控欲很强,不太可能轻易改变思路来配合您的工作节奏。”

    赵国栋冷哼一声:“我看他不是不能,是不愿!财务科这块骨头,我是必须要啃下来的!不然我这个厂长,永远别想放开手脚干事!”

    他的目光落在阳光明身上,变得异常郑重:“光明,我打算动一动了。刘金生这个科长位置,必须换人。”

    阳光明的心跳微微加快,但脸上依旧平静。他预感到厂长会下决心,但没想到这么快,这么直接。

    这一步棋不好走,刘金生在厂里经营多年,根深蒂固,不是那么容易动的。

    “你担任副科长也快满一年了。”赵国栋继续说道,语气不容置疑,“表现有目共睹,业务也基本熟悉了,是该再进一步了。”

    “厂长,我……”阳光明想说些什么。

    他想提醒厂长这可能遇到的阻力,想说明自己资历尚浅,想建议更稳妥的方式。但看到赵国栋坚定的眼神,他把这些话又咽了回去。

    赵国栋摆摆手,打断他:“我知道,你资历还浅,关键太年轻,突然提拔你当科长,肯定会有议论。但这些都不是问题!我看重的是能力,是能不能替我、替厂里把这一摊子管起来!”

    他身体前倾,双手按在桌面上,目光灼灼地盯着阳光明:“我就问你,有没有信心接下这个担子?”

    阳光明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躲闪。

    他沉默了几秒钟,似乎在权衡什么,然后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厂长,只要您信得过我,我就有信心把这个工作做好。”

    “好!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赵国栋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但很快又收敛起来,“不过,怎么让刘金生心甘情愿地让出这个位置,是个问题。”

    他皱起眉头:“刘金生这个人,滑不溜手,做事谨慎,几乎不留把柄。我在党委会上硬来,田书记那边未必会支持。就算最后能成,也会闹得很僵。”

    阳光明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沉吟片刻,说道:“厂长,要不……让我先去找刘科长谈一谈?”这个建议很大胆,但也显示出他的自信和担当。

    赵国栋挑眉:“你去谈?怎么谈?”

    “开诚布公地谈。”

    阳光明语气平静,“刘科长是个聪明人。这一年来,厂里的形势变化,他应该看得很清楚。

    殷副科长调离后,他管理多年的财务科,不再是铁板一块。如果他能主动提出调整,对大家都好。”

    赵国栋若有所思:“你有把握能说动他?”

    “没有十足把握。”阳光明实话实说,“但值得一试。刘科长虽然求稳,但也重面子。如果能给他一个相对体面的台阶下,或许能成。”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这边也确实查到一些东西……虽然不算什么大事,但足够让他明白,如果硬扛下去,对他没好处。”

    赵国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了然。他知道阳光明做事细致,既然这么说,肯定是掌握了些什么。

    “哦?查到了什么?”赵国栋问道。

    阳光明从随身带来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薄薄的文件夹,打开,里面是两份文件的复写件。

    他将其推到赵国栋面前:“厂长,您看看这个。”

    赵国栋拿起文件,仔细看了起来。越是往下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

    这是两份两年前的资金审批单,涉及金额都不小。

    审批流程看起来完整,签字盖章齐全。一时看不出什么,但阳光明特意标注了核查说明。

    根据核查说明,仔细看附件和备注,能发现一些不合规的地方:一份是超额拨付了项目款,另一份是采购价格明显高于当时市价,缺乏足够的询价依据。

    关键的是,最终签字批准的人,都是刘金生。而当时分管财务的厂领导,是已经调走的窦厂长。

    “这是……”赵国栋抬起头,目光锐利。

    “窦厂长在任时批的。”

    阳光明接口道,语气平稳,“当时窦厂长催得很急,压力很大。刘科长顶住了大部分,但这两笔,最终还是签了。账目做得很平,几乎看不出问题。我也是核对了很多原始凭证和当时的市场记录,才发现的端倪。”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性质上,属于违规操作。但好在资金最终都用于厂里事务,没有发现个人贪占的问题。所以,这件事可大可小。”

    赵国栋明白了阳光明的意思。如果较真,这两笔违规操作,足以让刘金生背上处分,甚至免职。

    但如果上面领导说句话,也可以定性为“历史遗留问题”、“特殊时期的变通处理”,轻轻放过。这确实是一个很有分量的筹码。

    赵国栋将文件递还给阳光明,眼神复杂地看着他:“你什么时候查到这些的?”

    “大概一个月之前。”阳光明坦然回答,“我一直都在例行核查历史账目,查了很久,觉得这里有些疑点,就多留了心。现在可能用上了,也算是没白辛苦。”

    赵国栋沉默了片刻,忽然叹了口气:“刘金生要是知道你小子手里捏着这个,估计晚上都睡不好觉。”

    阳光明笑了笑,“厂长,我也不想用这种方式。但有时候,事情逼到这一步,总得有点准备。”

    赵国栋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沉吟了一会儿,最终做了决定:“好,就按你说的办。你先去找他谈。态度可以诚恳些,但该点的还是要点到。让他知道我的决心。”

    “我明白,厂长。”阳光明收起文件夹,郑重表态,“我会把握好分寸。”

    “需要我这边施加什么压力,随时告诉我。”赵国栋补充道。

    “暂时不用。”阳光明摇摇头,“我先私下和他沟通。如果谈不拢,再想别的办法。”

    “好。”赵国栋站起身,拍了拍阳光明的肩膀,“光明,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务必办稳妥。”

    “您放心。”阳光明也站起身,目光坚定。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阳光明拨通了刘金生办公室的号码。电话接通,传来刘金生那熟悉的不紧不慢的声音:“喂,财务科。”

    “刘科长,是我,阳光明。”

    “哦,光明啊,有事?”刘金生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厂委会刚结束,阳光明就被厂长叫去,现在又打电话来,他难免有些联想。

    “有点事情,想跟您聊聊。”阳光明的语气很客气,“电话里说不方便。您看晚上下班后,有没有时间?我想请您吃个便饭。”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刘金生显然在快速思考阳光明的意图。“吃饭啊……”他拖长了音调,“有什么事不能在办公室说吗?”

    “是一些工作上的想法,想顺便向您请教请教。”阳光明坚持道,语气依旧谦和,“地方我都看好了,就厂子旁边新开的那家春风饭店,小包间,安静。”

    刘金生又沉默了一下,似乎在权衡。最终,他还是答应了:“行吧。那就下班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