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联考放榜 (第2/3页)
“嵩阳书院这回……可真是扬眉吐气了。前四竟占了三位!李华容、赵思远、钱敬……这几位贤侄的策论,尤其是关于灾后安抚、以工代赈这几条,写得是针针见血,老辣得很啊!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他说着,话锋似有若无地一转,眼角余光瞟向一旁正襟危坐、面无表情的胡永年胡山长:
“不过……细细品来,这几篇文章的筋骨思路,倒是与那秦陕来的王相公策论很是相近……呵呵,胡山长,贵院弟子真是善于学习,融会贯通得快啊!”
这话里的意味,在场的老狐狸们哪个听不出来?
另一位来自小书院的教谕也跟着点头附和:“确实如此。王相公年纪虽轻,于经世致用之学却见解非凡,嵩阳诸位贤侄能得其启发,加以深化,写出如此佳作,也是下了苦功的。”
这话听着是夸,细品却有点不是味儿。
不过,嵩阳书院的胡山长自始至终板着脸,仿佛没听见那些夹枪带棒的话,只是端起茶杯,慢悠悠吹开浮沫,啜了一口。
只有熟悉他的人,才能从他微微绷紧的下颌线,看出他此刻心情绝非表面那么平静。
他心里门儿清!这帮老家伙,就是酸!
明里暗里嘲讽他嵩阳弟子拾人牙慧!
可他能说什么?
说“没错就是沾光了你们羡慕去吧”?
还是反驳“我们凭的是真本事”?
怎么说都不对劲,干脆装死算了。
很快,张榜的时辰到了。
书院门口的张榜处,早已挤满了人。
那“石院长亲笔注疏”和“亲自点评”的彩头太诱人,谁都想知道,这份殊荣最终会花落谁家。
空气里弥漫着焦灼的期待和低声的议论,一双双眼睛死死盯着那面光秃秃的告示墙。
“来了来了!”有人低呼。
只见两名书吏捧着一张巨大的、写满墨字的大红榜,快步走来。
因为参考人数不多,榜单就一张,而且已经提前刷了浆糊,只听见啪地一声,榜单便已端端正正被贴了上去。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榜单上,那墨迹淋漓的名字赫然映入眼帘——
第一名:嵩阳书院 李华容
第二名: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