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讲堂扬名 (第1/3页)
“学生王明远,才疏学浅,本不敢在胡山长与诸位同窗面前妄言。然山长垂询,事关民生疾苦,学生便斗胆浅析一二,若有疏漏之处,还请山长与诸位斧正。”
“此次凌汛之灾,学生一路行来,目睹惨状,心有所感。窃以为,应对此等天灾人祸交织之困局,不能仅着眼于灾后补救,更须从根本入手,标本兼治。”
他略一停顿,结合很早前就提出的震后救灾策,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
“其一,在于‘预’。学生观此次凌汛,虽属天灾,但若预警及时,损失或可大减。朝廷应在黄河险要段设立观测点,专人负责监测冰情水势,一有异常,即刻以烽火或快马接力方式,向下游州县传递警讯,为疏散百姓、加固堤防争取时间。此事耗费不大,却可收防患未然之效……”
“其二,在于‘实’。灾情发生后,赈济务必落到实处。以往常见州县官吏虚报灾民数目,冒领赈粮,或是以次充好,克扣钱粮。学生以为,可试行‘联保具结’之法,令灾民分组后互相担保,登记造册,按册发放。同时,鼓励当地士绅乡老参与监督,甚至可请邻县干吏交叉核查,最大限度杜绝贪腐……”
“其三,在于‘疏’。灾民流离,若一味堵截驱赶,恐生变乱。不如顺势疏导,组织青壮灾民参与清理河道、修复道路、搭建临时住所等工役,按劳给予钱粮,使其得以自救,亦有助于灾后重建。老弱妇孺则妥善安置,施粥施药,保全性命……”
“其四,在于‘惩’。此次灾情,暴露出河工款项、甚至历年赈银恐有被层层盘剥之弊。学生以为,朝廷当借此机会,派遣得力御史,严查相关账目,尤其是之前拨付的河工款项流向!若有贪赃枉法、玩忽职守者,无论涉及何人,均应依法严惩,以儆效尤!唯有吏治清明,方能保民生安宁!”
说到最后一点时,王明远的语气不由得加重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