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捅马蜂窝 (第1/3页)
1、
厚重的百叶窗滤掉了窗外刺眼的阳光,只留下几道斜斜的光柱,切割着室内凝滞的空气。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味、陈年卷宗的尘土味,以及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低气压。墙上挂着的“全省刑侦先进单位”锦旗,在幽暗的光线下显得鲜艳又突兀。
***端坐在宽大的实木办公桌后,警服一丝不苟,肩章上的银色四角星花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他双手交叉放在桌面,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鹰隼般的目光穿透缭绕未散的烟雾,死死钉在站在办公桌前的祝一凡身上。那目光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深沉的、洞悉一切的审视,以及一种居高临下的不耐烦。
祝一凡挺直着脊背,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被动,但额角微微渗出的细汗和紧抿的嘴唇,泄露了他内心的紧绷。那把形影不离的棒球棍,此刻孤零零地倚在门口的墙角,像一件不合时宜的玩具。
“祝警官,”***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像冰冷的铁块砸在寂静里,每个字都带着千钧重量,“廖得水向我汇报了你们昨晚在档案室的‘探险’,还有成莹同志的‘意外’。” 他刻意加重了“探险”和“意外”两个词,嘴角牵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充满了讽刺。
祝一凡喉结滚动了一下,试图开口解释:“赵支队,关于成莹的伤,还有档案室…”
“嘘!”***竖起一根食指,轻轻摇了摇,打断了他,动作优雅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过程?细节?我现在没兴趣听故事会。”他身体微微前倾,压迫感陡增,“我只问你,祝一凡,你到底在查什么?或者说,是谁允许你绕过支队指令,擅自重启重大案件的‘复核’?你和那关子沐有什么关系?”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但每一个字都像淬了冰的针,扎向祝一凡。
“关子沐?”
祝一凡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但他强迫自己迎上***的目光:“赵支队,他的死有疑点!在关子沐跳楼前他家遭遇了重大车祸,全家三死一伤。成莹与这件事无关,她值班取卷宗的意外摔伤,时间点太巧合了!还有档案室里的诡异动静…”
“疑点?巧合?诡异?”***嗤笑一声,像是听到了极其幼稚的言论。他慢条斯理地从桌上拿起一个卷宗袋,上面贴着“关子沐自杀案(结)”的标签,“啪”一声,随意地丢在祝一凡面前的桌沿。“结案报告写得清清楚楚,证据链完整。至于成莹同志的意外,”他语气陡然转冷,目光如刀锋般刮过祝一凡的脸,“现场勘察报告、监控记录我都看了,就是一起不幸的意外!楼梯昏暗,精神疲惫,失足摔倒,很合理。你祝一凡从未在刑侦待过,凭什么认定它不是意外?”
“可是医院登记时间…”祝一凡试图抓住最后的稻草。
“时间?”***猛地站起身,高大的身影瞬间形成巨大的阴影,几乎要将祝一凡吞没。他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脸几乎凑到祝一凡面前,声音压得极低,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怒火:“祝一凡!你是第一天当警察吗?医院登记时间出现一点延迟或误差,有什么稀奇?值得你捕风捉影,无限放大?还是说,你非得把一件普通的意外,臆想成一场惊天阴谋,才显得你与众不同?”
祝一凡被这突如其来的近距离压迫逼得后退了半步,呼吸一窒。
***直起身,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恢复了那种冰冷而克制的语调,但其中蕴含的警告意味更加浓烈:“我理解你想立功,想证明自己。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他话锋一转,眼神锐利如鹰,“但!凡事要讲究规矩!要懂得尺度!更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能力!”
他踱步到窗边,背对着祝一凡,望着窗外鳞次栉比的楼房,声音清晰地传回:“就像我们这刑警支队,是一个整体。一盘棋!现在支队上下正在全力攻坚几宗省厅挂牌督办的大案要案!每一个警力,每一份精力都极其宝贵!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擅自行事,查所谓的疑点,就像一只鲁莽的兔子,一头撞进了别人精心布置的雷区!”
他突然转过身,眼神凌厉如电:“你的‘敏感’,你的所谓‘直觉’,正在把你,把你身边关心你的人,甚至把支队的正常秩序,都推向不可知的危险边缘!成莹躺在医院里,这就是代价!一个活生生的警示!”
祝一凡的脸色变得煞白,拳头在身侧悄然攥紧,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走回桌前,重新坐下,拿起桌上的保温杯,慢悠悠地拧开盖子,热气腾腾的茶水散发出浓郁的茶香,与他冰冷的神情形成诡异反差。
他啜了一口茶,放下杯子,陶瓷杯底与玻璃桌面碰撞,发出清脆却令人心悸的“嗒”一声。
“祝一凡,”他抬眼,目光如同实质般锁定了祝一凡的眼睛,声音低沉得如同深渊回响,“我最后郑重警告你一次:停止你所有的、未经许可的‘私下侦查’行为。收起你过剩的、不合时宜的‘敏感’!立刻、马上!”
他停顿了一下,让空气中无形的压力再次攀升,然后一字一句,清晰地砸在祝一凡心上:
“如果你执意继续,无视纪律,固执己见…”***的眼神变得极其幽深,仿佛蕴含着某种不可测的黑暗力量,嘴角甚至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极其危险的弧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