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谣言惑人心 (第1/3页)
肖兴这辈子最上心的事,莫过于盖起属于自己的新房。那时候,他在外乡教书多年,攒下些积蓄,终于能在老家的宅基地上动工建房,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可他没料到,这座承载着家庭希望的新房,竟成了哥哥肖建眼中的 “肥肉”,从建房之初,就被肖建反复算计,搅得家里鸡犬不宁。
自打肖兴的新房开始打地基,肖建就没闲着。他三天两头往工地跑,嘴上说着 “帮弟弟看看进度”,实则话里话外都在打主意。“兴啊,你这房前空着块地,不如盖个小屋,以后放些杂物也方便。”“屋后那块角落闲着也是闲着,垒个厕所多实用,我认识人,找工匠便宜。” 肖建说得轻巧,可肖兴心里清楚,所谓的 “盖小屋”“垒厕所”,不过是肖建想变相占些便宜。俗话说 “亲兄弟,明算账”,如今新房还没盖好,肖建就急着在房前屋后 “添东西”,将来这主权归谁?万一出了纠纷,兄弟间该怎么收场?肖兴不愿过早撕破脸,每次都含糊着应付过去,可肖建的算计,却像一根刺,悄悄埋在了他心里。
新房动工期间,邻居翔哥总是隔三差五来溜达。翔哥是村里的老邻居,为人热心,每次来都会坐在工地旁,和干活的匠人闲聊几句,偶尔也会帮着搭把手。那时,肖兴的父亲肖何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从南方的单位回到北方,暂时住在大儿子肖顾家里。有一次,翔哥碰到前来工地看看的肖何夫妇,随口问道:“叔、婶,肖兴这次盖新房,你们老两口给他拿了多少钱补贴啊?” 肖何夫妇叹了口气,无奈地摇摇头:“我们哪有闲钱给他啊?这些年就指着退休金过日子,一分钱都没帮上他。” 翔哥听了,心里也替肖兴感慨 —— 这孩子,盖房全靠自己,真是不容易。
终于,在肖兴的奔波操劳下,新房总算盖了起来。看着崭新的砖瓦房,肖兴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紧接着又开始张罗着盖新房东边的小屋,打算用来堆放农具和杂物。可没等小屋的瓦全部盖好,肖建就开始在村里四处散播谣言。他逢人就说:“肖兴盖那小屋,我给拿了三千块钱呢!本来就是打算让咱爸妈搬过去住的,我这当哥的,总得帮衬着点。” 这话一传十、十传百,不仅村里人信了,连肖何夫妇都以为是真的,收拾着行李就准备往肖兴的小屋搬;肖建的媳妇,也就是肖兴的二嫂,更是以为丈夫真的投资了小屋,跑到肖兴家说要在小屋里开个小卖部做买卖。
一时间,肖兴家被搅得一地鸡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