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短暂的寻亲之旅 (第3/3页)
门楼出现在眼前 —— 门楼是用木头和竹子搭建的,上面挂着几个红辣椒和玉米棒,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姨父推开虚掩的街门,笑着对肖兴说:“到家了!”
“快进屋里!俺外孩儿来啦!” 小姨欢快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肖兴跟着姨父走进院子,只见小姨已经站在屋门口迎接,身边还跟着几个孩子 —— 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是姨弟李成;三个年纪稍小的女孩,是姨妹们。
“表哥好!” 孩子们围着肖兴,好奇地打量着他,脸上满是笑容。
小姨拉着肖兴的手,往屋里走:“一路上累了吧?快坐下歇歇,我给你煮了糖水蛋。”
中午,小姨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丰盛的菜肴 —— 有清蒸鱼、炒鸡蛋、炖鸡肉,还有好几道当地特色的青菜。姨父拿出自己酿的米酒,给肖兴倒了一杯:“兴儿,尝尝咱们这儿的米酒,度数不高,解乏。”
饭桌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询问着肖兴在北方的生活,也跟他介绍南方的习俗。李生跟他聊起了种地的技巧,姨妹们跟他打听北方的雪景,气氛热闹又温馨。肖兴看着眼前热情的亲人,心里满是温暖。
饭后,肖兴在院子里闲逛,仔细观察着小姨家的环境。这是江淮地区农村特有的土夯房 —— 墙体是用黄泥混合稻草夯制而成的,虽然看起来朴素,却比砖石墙更耐用,既厚重又隔热;屋顶是起脊设计,铺着厚厚的茅草,茅草的缝隙被处理得很细致,能让雨水快速排走,非常适应南方多雨的气候。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夏天凉快,冬天暖和,肖兴不禁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的!”
院子的一角,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铁笼子,里面养着许多长毛兔。兔子浑身雪白,像一团团小棉花,红宝石似的眼睛格外显眼,时不时还会用小爪子挠挠耳朵,显得格外可爱。肖兴蹲在笼子前,忍不住伸手想去摸一摸,却又怕吓到它们。
“你可喜欢这些‘猫猫’?” 小姨走了过来,笑着问 ——“猫猫” 是当地对兔子的俗称。
肖兴点点头:“喜欢,它们太可爱了!”
“喜欢就好,这些猫猫该剪毛了,明天我让飞云过来帮忙。” 小姨说,“飞云是你姨妹的表姐,剪兔毛的手艺可好着呢,又快又好,附近人家养兔子的,都愿意找她帮忙。”
“飞云?” 肖兴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心里满是好奇 —— 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不知道对方是个怎样的人。他看着笼子里的长毛兔,又想起小姨口中 “剪毛又快又好” 的飞云,心里忽然泛起一丝期待:这个叫飞云的姑娘,会是什么样子?自己和她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夕阳渐渐西下,把小姨家的茅草房染成了金色。肖兴坐在院子里,看着笼子里的长毛兔,心里满是憧憬。他知道,这次南方之行,或许会给他的人生带来新的惊喜。且听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