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被“一行诗”击溃的傲慢 (第2/3页)
只有一行字。
简简单单的一行字,安静地躺在屏幕中央。
“石头的记忆,被阳光唤醒;你的触摸,让它记起了森林。”
穆勒的瞳孔,在那一瞬间剧烈地收缩。
呼吸,停滞了。
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在看到这行诗的刹那,被一股无法形容的力量彻底抽离。
那不是电流,不是暖流。
那是一枚钥匙。
一枚由文字铸造的、穿越了六十多年时光的钥匙,精准地、不带一丝烟火气地,插进了他灵魂深处那把早已锈死的锁孔里。
然后,轻轻一拧。
轰然开启的,是一个被他自己尘封遗忘的世界。
德国。黑森林。
祖屋旁那道古老的、长满了湿滑青苔的石墙。
午后的阳光,穿过浓密高大的冷杉树冠,变成一片片破碎的金箔,洒在粗糙的石面上。
一个七八岁的金发男孩,伸出小小的手,用稚嫩的指腹,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那些冰冷、坚硬、又带着生命湿润感的石头。
他能闻到石头上青苔的气味,混杂着雨后泥土的芬芳。
他能感觉到石头内部的某种“记忆”。那是关于森林的记忆,关于风的记忆,关于漫长岁月的记忆。
那种对自然、对材料、对时间最质朴的敬畏与好奇,如同种子,在那一刻埋入他的心底。
正是这颗种子,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支撑着他走上了建筑学的神坛。
那是他的“初心”。
可现在,他几乎已经想不起来“初心”这个词了。
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全球建筑界的泰山北斗。行走的世界建筑活字典。
一个个头衔,一层层光环,将他包裹得密不透风。
他的名字与无数宏伟的建筑绑定,他的意志决定着行业风向的变迁。
他变得权威,变得坚硬,变得……麻木。
他已经太久没有用指腹去感受一块石头的温度,太久没有为一种纯粹的结构而心跳加速。
他习惯了评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