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11章 书生一怒,据州抗金

第11章 书生一怒,据州抗金

    第11章 书生一怒,据州抗金 (第2/3页)

决口泛滥到汴梁这里。

    至于下游黄河,就停个几年也罢。

    现今朝廷更没心思问这个事情了,只是坐等万一下游决口,地方郡县将公文行上来。

    至于是否处理赈济,什么时候行赈济修河之事,都还在犹豫当中。

    在这样莫名沉郁的气氛之下,时日一天接着一天的过去。汴梁局中之人,能参与此事的,只觉得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时候,张觉手下的李安弼来到了汴梁,带来了平、营、滦三州的图籍,宣布弃金归宋。

    当天,在彤庭之上,赵佶面露喜色。

    但是他们没有当场同意,而是选择不再声张,赵佶和王黼等人,在艮岳召见李安弼。

    李安弼见识了汴梁的繁华,也看到了京营新军,心中更是对这里多了些信心。

    在大宋这样的国家治下,岂不是比臣服于女真鞑子脚下强了百倍。

    艮岳,在李安弼眼中,就跟人间仙境差不多。

    他心怀忐忑,在一个亭子内,等待大宋官家的召见。

    不一会,有仙妃一样的宫女,前来宣他觐见。

    李安弼不敢抬头,跟在她身后,来到一处宫殿。

    宫殿内,赵佶端坐在上,李安弼只看了一眼,就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皇帝!

    简直跟神仙一样。

    这次归宋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赵佶本人,则没有那么乐观,但凡好大喜功帝王,哪怕对兵事一窍不通,心中也有一个开疆拓土的美好愿望。

    擒胡酋于阶前献舞;

    麾下大将,封狼居胥,勒石纪功;

    四夷来拜,五胡臣服,万国朝贡

    当初赵佶就是因为这个,在对大宋境内臣僚们吹捧的丰亨豫大局面失去新鲜感之后,被童贯一说,马上就想到将西军北调,去北伐燕云。

    就这一点来说,他胆子确实挺大的,先前几个君王都不敢。

    可惜伐辽这件事,从开始之后,就成为了赵佶的噩梦。

    前线传来的消息一次比一次让人难堪,到后来简直是丢人现眼了,屡屡战败,动辄覆军。

    不知道的,还以为大辽正当鼎盛呢,这一战也彻底戳破了大宋强国的表象,将羸弱暴露无遗。

    派出去的统帅和麾下出征大将,更是一团乱麻,大军进两步退一步的,老是没个实在捷报。

    再加上库藏内的那些底子流水价一般的花用出去,当初那点热情,赵佶早就丢到了九霄云外,只觉得自己揽了一个麻烦在手上。

    所以哪怕如今平州张觉,带着一大片土地前来归顺,赵佶也十分犹豫。

    不接受吧,一大片领土白白送来,岂不可惜。

    接受吧,又怕女真人以此为由,前来讨伐犯边。

    李安弼不知道他的这些顾虑,见了赵佶如此风度,光彩照人,于是不顾一切地开始狂拍马屁。

    就跟当初赵良嗣一样。

    说着说着,赵佶就听嗨了,觉得自己确实不凡,理应是四海之主,收回平卢更是理所应当。

    那里本来就是华夏故土。

    王黼一看,也在跟前添油加醋,劝说赵佶。

    于是赵佶脑袋一热,当即同意,叫他们尽管放心,自己会下旨让燕山府的人马策应他们,互为犄角。

    李安弼大喜,当即叩谢圣恩,因为他说的实在好听,赵佶下令赐金百两。

    ——

    六月中,陈绍得知平州消息时候,正在和魏礼商议河西官员的任免。

    他啧了一声,道:“张觉一个书生,没想到有这个血气!”

    “幽燕平卢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此番他们能在金国如日中天时候起兵,确实是弥天大勇!”

    陈绍走到地图旁,看了一眼,指着地图上说道:“若是燕山府的谭稹、箭苛山的萧干和张觉能默契一点,依托地形,未必不能挡住女真人。”

    此时女真大军,都在云内狩猎耶律延禧呢,这老弟非但不投降,还时常反击。

    前不久,金兵攻进了他藏身的营寨,耶律延禧弃营北逃,导致都统马哥被金军所获。

    但是他马上就传檄天德、云内、朔、武、应、蔚等州,相约所有辽国义士、兵马、豪强,等七月份一起反击。

    而且又派人联络陈绍,让他一起出兵,约定事成之后,助他取代大宋。

    陈绍依然是客客气气,把他的书信删改一番之后,保存了起来。

    并且让人带回去一些物资。

    因为耶律延禧,事实上已经逃到定难军边境了,甚至有些人马,就在陈绍地盘上。

    黑山那边的定难军,严防死守,不敢出寨。

    生怕战火无故烧身。

    毕竟节帅可没下令参战。

    就在陈绍和魏礼,分析平州局势的时候,赵河匆匆来报。

    “东家,折夫人要生了。”

    魏礼一听,腾的一下站起身来,比刚才听到张觉举事,要激动的多。

    “节帅,快去看看吧。”

    陈绍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带着大虎、赵河等亲兵,直奔内院。

    到了内院门口,亲兵们止步,陈绍独自进去。

    院子里挤满了丫鬟嬷嬷,一个个忙的打转,陈绍坐在一旁,耐心等待。

    老人说屁股大的妇人好生养,是有一定道理的,折氏没怀孕的时候、虽然腰身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