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216 章 记者来了,又走了

第 216 章 记者来了,又走了

    第 216 章 记者来了,又走了 (第1/3页)

    省报首席记者郑哲那辆半旧不新的桑塔纳,缓缓驶入了白水县委大院。

    副驾上坐着刚来实习的小姑娘,一脸憧憬又紧张地抱着相机。

    郑哲心里正骂娘呢——要不是“老刀”那边给的钱实在让人难以拒绝,再加上“地方一把手瞎搞”这种题材向来容易引爆舆情,他是真不愿跑这趟差。

    一路上他都在琢磨,这穷乡僻壤能有什么大新闻?不是白跑一趟。

    白水县宣传部部长林诗怡早已候在楼下了。

    她四十出头,一身西装裙,笑容热情又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一看就是场面上的高手。

    接到赵明杰那个意有所指的电话后,她心里就跟明镜似的。

    “郑大记者,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林诗怡快步上前握手,姿态谦逊,“早就久仰您的大名了,您那几篇舆论监督的报道,我们可是专门组织学习过,真是针砭时弊,入木三分啊!”

    郑哲被这高帽戴得稍微舒服了点,矜持地颔首:“林部长太客气了。

    我们这次下来,主要是接到一些群众反映,想了解一下白水县近期,特别是城管领域的一些……工作情况。”他故意话说半截,想探探对方的虚实。

    “应该的应该的!媒体的监督是我们改进工作最宝贵的镜子。”林诗怡笑容不减,应对滴水不漏,“李书记特意指示了,要求我们务必全力配合,让记者同志看到最真实、最全面的白水。

    咱们别站这儿了,先到会议室喝口茶,歇歇脚,我们也正好向您简要汇报一下近期的工作?”

    “汇报?”郑哲一愣,心里咯噔一下。他原计划是搞突然袭击、暗访摸底的,对方这积极主动的姿态,反而打乱了他的节奏,让他不好强行拒绝。

    一进会议室,郑哲更是心里一沉。

    好家伙,这阵仗!不仅宣传部的人在,分管城管的副县长、城管局新上任的临时负责人(原副局长,眼下主持工作)、信访办主任……一溜干部正襟危坐,每人面前都摆着厚厚的文件材料,严阵以待,跟要开常委会似的。

    林诗怡率先开场,语气诚恳:“郑记者,首先呢,我们绝不回避问题。

    之前城管局原局长丁万松同志,因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审查。

    这件事,也确实暴露了我们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歪风邪气。”

    她话锋巧妙一转:“但是,以李毅飞书记为班长的县委新班子,对此高度重视,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全面整改。

    这是我们近期相关工作的一些梳理材料,请记者同志过目,也多提宝贵意见。”

    一份装帧精美的材料递到郑哲手里。他翻开一看,眼皮直跳——里面图文并茂:

    · 关于丁万松接受审查的官方通报(关键细节自然隐去)。

    · “文明执法、服务为民”作风整顿大会的现场照片,气氛热烈。

    · 城管队员帮老农抬筐水果的抓拍特写,笑容“真挚”。

    · 近期的信访投诉处理反馈记录,厚厚一沓,时间、人员、结果列得清清楚楚。

    · 甚至还有一份《白水县城管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郑哲越翻心里越凉。这跟他预想中的“怨声载道、系统瘫痪”完全不是一码事!这简直是争创先进的汇报材料!

    他不死心,挣扎着问:“呃……我们听说,因为整顿,很多商户反映生意都受到影响了?”

    信访办主任立刻接过话头,数据张口就来:“记者同志,这是我们的同期信访数据比对。

    您看,关于城管粗暴执法、吃拿卡要类的投诉,环比下降了70%还不止。

    当然啦,对严格管理不理解、觉得‘不方便’的抱怨确实也有一些,但我们认为,这是扭转长期不良风气必须经历的阵痛期。”说着,他还适时地亮出了几张商户送来的、感谢城管帮忙解决实际困难的锦旗照片,红底黄字,格外醒目。

    郑哲:“……”他感觉自己不是来揭黑的,是来给人家做正面报道的。

    下午,林诗怡又热情洋溢地安排了“随机采访”。

    去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