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 章 后续的处理与发展 (第2/3页)
李毅飞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这才刚刚开始。"
回到阳兴,两人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年关将至,各项事务繁杂,再加上范斌辉案留下的烂摊子,县政府大楼每晚都灯火通明。
李毅飞几乎是连轴转。白天主持各种会议,晚上审核文件,与贾磊研究干部人选,常常忙到深夜。手臂上的伤还没好利索,夜深人静时会隐隐作痛,但他从不声张。
这天晚上,贾磊推开李毅飞办公室的门,看见他正对着电脑屏幕凝神思考,手边放着的盒饭早已凉透。
"毅飞,这么晚还不休息?"贾磊关切地问。
李毅飞抬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把这个安置房项目的方案看完。之前批给了范斌辉的亲戚,现在工程停了,几十户拆迁群众等着安置呢。"
贾磊在他对面坐下:"这个事情我也听说了。你有什么想法?"
李毅飞把电脑屏幕转向贾磊:"我研究过了,可以引入有实力的国企接手,同时追究原承包商违约责任。这样既能保障群众利益,也能挽回国家损失。"
贾磊仔细看着方案,频频点头:"思路很好,不过操作起来有难度吧?原承包商肯定不会轻易放手。"
李毅飞眼神坚定:"那就依法办事。阳兴县绝不再走老路。"
第二天,李毅飞亲自带队到安置房项目工地调研。工地上一片萧条,只有几个留守的工人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反映情况。
"县长,我们这工钱都欠了三个月了,眼看要过年了,这可怎么办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人焦虑地说,粗糙的手掌不停搓着。
李毅飞当即表态:"大家放心,政府不会不管。最迟下周,一定解决你们的工资问题。"
回政府的车上,李毅飞直接打电话给相关部门负责人,要求立即介入处理欠薪问题。随行的陈嘉亮小声提醒:"县长,这些事其实可以交给下面人去办……"
李毅飞摇头:"群众的事没有小事。我们慢一天,群众就可能多受一天苦。"
一周后,在市里的支持下,新一批干部陆续到位。李毅飞亲自与每个人谈话,对他们的能力和背景都做了详细了解。
贾磊看到这一幕,不禁感叹:"毅飞啊,你这认人的本事是哪学的?来了才半年,对阳兴县的干部比我这待了几年的人还了解。"
李毅飞笑笑:"用人是门学问,用对了人,工作事半功倍。"
除夕前一天,李毅飞特意去了安置房建设工地。这次的景象与之前截然不同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们脸上带着笑容。
"县长,工资都拿到了!新接手的公司还说年后继续用我们呢,今年过年我们都不回家了"工人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
李毅飞与工人们握手交谈,详细了解情况。临走时,他特意嘱咐项目经理:"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绝不能马虎。明年我会常来检查的。"
回政府的路上,街道两旁已经挂起了红灯笼,年的气息越来越浓。李毅飞看着车窗外,忽然对司机说:"去一下城东的老街。"
老街是阳兴县最旧的街区,巷子窄小,房屋破旧。范斌辉当政法委书记时,这里多次说要拆迁改造,却始终雷声大雨点小。
李毅飞步行在巷子里,与遇到的居民随意交谈。大家开始没认出他是县长,说话很直接。
"说是要改造,收了材料费就没下文了。""那些人仗着范斌辉的关系就知道捞钱不干事,现在倒了真是活该。"
回到车上,李毅飞对随行人员说:"过年放假期间,大家想想老街改造的方案。节后我们要把这个作为重点工程推进。"
除夕夜,县政府大楼只剩下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