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卖先进武器搞钱打基础 177 级别不够软卧,给刘总安排专用车厢 (第2/3页)
来。
四十多岁的组长李玉生急忙向他介绍情况。
“硬件问题还是软件问题?”
刘威铭接过设计图,一边看,一边问。
“都有问题,红旗系统使用的银河一号,根本没法装上战机……要保证最大追踪目标数量在16个以上,对计算机的数据处理速度要求太高……”
李玉生把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
硬件有问题。
软件同样有问题。
“86型芯片,771那边搞出样品没有?”
刘威铭看了设计方案后皱起了眉头。
硬件这块之前就在准备,国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并没有太好的基础,刘威铭从国防科大跟计研所里要来的技术骨干,由从771所抽调的集成电路总体架构工程师赖志强带领,在刘威铭的“建议”下,利用刘威铭拿出架构,由计研所跟七八所大学共同开发的国内第一款EDA工具软件熊猫系统,设计出了中国第一款国产CPU——86型芯片。
86是指86年,并不是集成了86000个晶体管。
86型芯片内部一共集成了72000个晶体管。
比起摩托罗拉的68000芯片,还多了4000个晶体管。
不过,摩托罗拉的68000芯片是79年就推向市场,比中国的86型早了8年时间。
“现在还没成功……”
李玉生摇头,“难度太大了,目前的工艺也难以支撑,771那边反应,生产出来的不是质量性能无法达标,就是温度过高而导致内部电路出现问题。”
特么的!
刘威铭抓了抓头发。
他知道配套会影响进度,可现在……
“行,我马上去安排。”
王兴国对刘威铭提出去西京,连问都没问。
“要是没有软卧,硬卧也行,没有硬卧就坐硬座!”
刘威铭提醒王兴国。
这年头,出门非常不容易。
要不是78年开通了蓉城西到首都的T8次列车,蓉城到西京的火车将会长达22个小时,现在只需要不到15小时。
对于习惯了高铁、飞机的刘威铭来说,T8在这年头属于特快的列车,依然慢。
“好的!”
王兴国口里答应,心中却不是如此。
不管如何,都必须保证刘总出门舒服!
别说硬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