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吾辈朝臣之楷模! (第2/3页)
翰林院琐事实在繁忙,便没有再分心过问此事,就连去鄢宅送文章都是吴承恩自己去送的。
因此根本不知道吴承恩究竟写了什么文章,文章中又写了什么内容,只知这个小舅子将文章送去鄢宅之后,鄢懋卿看起来十分满意……
“……”
迎着沈坤疑惑的目光,吴承恩眉头紧锁,微微颔首。
意思是说:姐夫,这书就是我写的,你看,上面没有我的署名!
“……”
沈坤会意,心中却更加疑惑。
如果只是剽窃吴承恩的文章刊印出版,怎么能叫做为公然倭患发声呢,这应该最多只能算是铺垫吧?
难道问题就出在这书里?
“良育兄,先请进屋落座,我先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再说不迟。”
沈坤随即将崔恒引入客堂,交待家仆为其斟茶,自己则捧着书细细查看起来。
“伯载贤弟不必在意我,自便便是。”
崔恒也并不催促,只是坐在一旁笑盈盈的望着他,观察他看过书后是何反应。
然后。
就见沈坤不久之后便蹙起了眉头。
随后又面露惊色,不时眼中又浮现担忧,直至翻到最后一页时,他的面色已经失去了一丝血色……
“伯载贤弟,如何?”
这反应与崔恒预料的完全不同,终于忍不住在沈坤合上书的那一刻开口问道,
“我已问过鹿鸣阁的掌柜,这一册书籍才出来一个上午,便已售出八百余册,若假以时日,起码可售出数千册,其中的内容定可在京城引起热议。”
“如此东南倭患之事,也必将掀起舆情!”
“这不正是伯载贤弟你所希望的么,为何此刻却不见你拍手称快?”
沈坤闻言并未立即作答,而是先将书籍递给了吴承恩查看,然后才不无担忧又意有所指的道:
“良育兄,此事虽是我之所愿,但著作此书的人,恐怕将面临不小的麻烦吧?”
“伯载贤弟的担忧的确不无道理。”
崔恒完全收敛起笑容,点了点头正色道,
“因此我方才才说,翰林院出了一个秉笔直书的诤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