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9章 归山 (第2/3页)
捕捉的问题的关键:
“正阳山与风雷园的死斗...为什么要特地传书给你?”
林照拿起剑书,轻轻晃了晃,语气带着几分了然:
“这就是另一个用意了,山主他老人家,不仅答应了,还把具体地点定在了……神仙台。”
“神仙台?是你和魏剑仙修行的地方?”
陈平安有些意外。
“没错。”
林照笑了笑,笑容有些复杂。
“神仙台一脉,在风雪庙内地位特殊,但人丁单薄,山主此举,明面上是给足双方面子,选了个好地方,却是要借这场注定轰动宝瓶洲的生死斗,将天下修士的目光吸引到神仙台,趁机为我们这一脉,也为整个风雪庙,大大地扬一次名。
“这是一举多得,我们风雪庙几乎不需付出什么,只需提供一个场地,而有山主这位十一境剑仙坐镇,也不怕正阳山或风雷园敢在风雪庙的地盘上闹出乱子。”
神仙台一脉,在风雪庙内地位超然,却又人丁单薄。
在林照拜师之前,真正能撑起门面的,几乎只有师兄魏晋一人。
如今魏晋破境玉璞,游历在外,神仙台看似风光,实则核心依旧空虚。
赵景真此举,明面上是给足了正阳山和风雷园面子,选了一处风水宝地、意义非凡的场所。
却是要借正阳山与风雷园这场注定会轰动宝瓶洲的生死斗,将天下修士的目光吸引到神仙台,借此机会,好好为神仙台一脉,也为整个风雪庙,扬一次名。
既全了风雪庙主持公道、不偏不倚的名声,又利用了正阳山迫切想要造势的意图。
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借着这场生死斗的东风,将一年前,魏晋破境玉璞的余热再次点燃。
正阳山与风雷园的生死战......获利最大的,反而可能是与两者无关的风雪庙。
林照捏着剑书,却是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在原本的轨迹中,魏晋与风雪庙关系疏离,风雪庙并未有通知之举,还是魏晋从剑气长城回来之后,去到师父墓前上香,见着了赵景真,这位风雪庙山主才表达了歉意。’
‘师兄自然也是毫不在意......’
‘只是如今看来,这种无礼之举...怕也是山主故意为之,师兄云游天下,在意的无非便是师父留下的神仙台,其中应有几分试探之意。’
林照将剑书收起,神色恢复了平静:
“不管怎样,师兄不在,我名义上是神仙台唯二的传人,这场合不能缺席,得提前动身回山了。”
陈平安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
他确实有些担心正阳山会趁机对林照不利,但转念一想,林照既然决定回去,必然已权衡过利弊。
在风雪庙的地盘上,有山主赵景真坐镇,反而比在外游历更安全。
于是念头不由地发散,想到了另一件事:
“初二就走远门,是不是不太吉利?”
大年初二,按小镇习俗,是走亲戚拜年的日子,要等到初三,才是远行的好日子。
因为早年的一些经历,即便后来林照、刘羡阳他们多次开解。
陈平安内心深处对日子吉凶的讲究,依旧颇为在意。
“一天两天的,差不了多少。吉人自有天相,在乎这些做什么。”
林照无所谓地摆摆手,心中思量:
‘而且,我现在确实还没打算与那位绣虎照面。’
虽说当年,在他尚未拜入风雪庙、困于小镇方寸之地时,对于未来出路,并非没有过考量。
那时,大骊国师崔瀺,确实曾是他心中比较靠前的“投靠”选择。
甚至可以说,在当时看来,若能得崔瀺庇护,借大骊之势离开小镇,无疑是条相对稳妥的路径。
他对崔瀺的智谋与能力,内心深处是认可乃至信任的,相信有手段护他周全,并在其宏大棋局中为他谋得一席之地。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的他,已是风雪庙神仙台一脉的正式弟子,魏晋的师弟,身后站着宝瓶洲兵家祖庭。
风雪庙足以成为他的“保护伞”。
他对崔瀺的“信任”并未完全消失,但这份信任,如今更多被一种警惕所覆盖。
那是一位真正能将天地作棋盘、众生为棋子的下棋人。
其谋划往往环环相扣,看似给予的选择,实则早已铺就好唯一的路径。
如今他进入风雪庙,反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