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触动心扉 (第2/3页)
是万千黎庶自发汇聚而成的、对国家最深沉的热爱与守护!
这一幕,深深地烙印进他的心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触动。
同样,徐达、李善长、宋濂等大明重臣,也无不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他们终于明白了,为何这个民族能在历经那般深重的苦难与“废土”之后,以惊人的速度重新屹立。
根源就在于此——
这融入血脉的认同,这发自肺腑的歌唱,这万众一心的力量!
国歌嘹亮,红旗招展,人潮无声肃立。
这庄严的一幕,给所有来自六百年前的大明客人,留下了永不磨灭的、震撼灵魂的深刻印象。
看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江叶带着心潮仍未完全平复的朱元璋一行人离开了天安门广场。
旅游大巴车缓缓行驶在故宫前的那条著名长安街上。
朱元璋透过车窗,沉默地凝望着窗外。
那巍峨的故宫角楼、静静流淌的金水河、以及哨兵持枪肃立、象征着国家中枢的中-南-海大门。
晨光为这些建筑镀上了一层金边,庄重而神圣。
这两日的所见所闻,如同浪潮般一次次冲击着他的认知。
从市井民生到国之重器,从历史伤痕到民族精神,每一次接触都带来更深刻的震撼与感触。
看着车窗外那些挂着国徽,隶属于国家的一个个单位建筑慢慢掠过,车厢里的气氛异常安静,每个人似乎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消化着这庞大而复杂的信息。
江叶没有出声打扰,任由他们静静地感受着来自六百年后这个国家的模样,感受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当大巴车驶出长安街,汇入清晨的车流后,江叶才转过身,询问道:“大家累不累?要不要先去酒店休息一下?”
朱元璋毫不犹豫地摇头拒绝:“不必。”
其他如徐达、朱榑等人也纷纷附和。
对他们而言,停留在这个未来世界的时间太过短暂宝贵,每一分每一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