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兴大汉:从汉灵帝的侄子开始 >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三十三章 传国玉玺?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三十三章 传国玉玺?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三十三章 传国玉玺? (第3/3页)

片瓦砾堆中巡视。

    突然,有士兵来报,说在清理一口深井时,发现井中有异样。孙坚心中一动,亲自带人前往查看。

    那口井位于废弃的宫殿一角,井口被碎石半掩。士兵们汲干部分井水后,果然在井底淤泥中,发现了一个以金锁紧扣的朱红漆匣!

    那匣子古朴精致,虽浸水多时,却难掩其华贵。当匣子被打捞上来,在众人紧张而期待的目光中打开后。

    一方方圆四寸,通体莹润,散发着温润光泽的玉玺静静躺在黄锦之上。玺面一角,以黄金补镶,正是传说中象征着天命所归、至高无上皇权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

    程普失声惊呼。黄盖等几名将领也瞬间瞪大了眼睛,呼吸都为之停滞。

    孙坚的瞳孔骤然收缩,心脏狂跳,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瞬间攫住了他!他猛地一把将玉玺抓在手中,温润的触感仿佛直透孙坚心底。

    他环顾左右,目光如电,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同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此实乃天授于我!今日之事,不得有半点泄露,否则定斩不饶!速将玉玺妥善藏好!”

    程普、黄盖等人都是跟随孙坚多年的心腹,虽然都震惊万分,但立刻凛然遵命,以最快的速度将玉玺重新封入匣中,由孙坚最信任的亲兵贴身藏匿。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孙坚部卒在井中发现异宝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联军大营中悄然传开。而其中最关注此事的,莫过于盟主袁绍。

    几日后,中军大帐中。

    此时帐中的气氛有些紧张。

    袁绍端坐在主位,面沉似水,眼神扫视着帐下诸人。曹操若有所思,刘珩目光沉静,袁术则难掩贪婪之色。而孙坚,昂然立于帐中,神色坦荡,仿佛无事发生。

    “文台兄,”

    袁绍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平和:“近日营中多有传言,言道兄之部卒于宫中废井之内得了一件稀世之宝?不知是何宝物,可否取出一观,也让我等开开眼界?”

    孙坚心头一凛,脸上却是极度平静,甚至还露出一丝被冤枉的愤怒:“盟主此言从何说起?洛阳遭此大劫,十室九空,宫室尽毁,何来宝物?坚率部清理瓦砾,安抚百姓,所获者不过些残破器物,早已登记造册,交由盟主处置!此等无稽流言,分明是有人嫉恨坚前番先入汜水关之功,恶意中伤于我!盟主明察秋毫,岂可轻信小人谗言!”

    孙坚声音洪亮,掷地有声,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

    袁绍一声冷笑,显然不信:“哦?文台兄何必动怒?毕竟无风不起浪嘛,若是文台兄真得了那传国之玺,此等国家重器,实非人臣所能私据!当暂交由本盟主保管,待日后奉还于天子!”

    “传国玉玺?”

    孙坚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哼,袁本初,你休要血口喷人!我孙文台若是有此物,天地厌之!日后必受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孙坚指天立誓,神情激愤,似乎真的蒙受了奇耻大辱。

    帐内一片寂静,现在还没有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的那档子事,大家对于发毒誓这事儿还是比较看重的。而且孙坚这毒誓发得太狠了,连袁绍一时间也被噎住,不知道该怎么继续逼问。

    曹操眉头微皱,刘珩则是冷眼旁观,心中却跟明镜似的:孙坚越是如此激烈否认,越是坐实了玉玺在他手中。这誓言,不过是他权宜之计。而且这货乱发誓的毛病得改改,不然报应马上就要来了!

    袁绍脸色铁青,眼神阴鸷地盯着孙坚,帐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最终,袁绍强压怒火,冷哼一声:“既然如此,望文台兄好自为之!此事,本盟主自会查个水落石出!”

    孙坚毫不畏惧地回视袁绍,抱拳道:“坚行事历来光明磊落,只求无愧于心!盟主若是无事,坚便告退了!”

    说罢,也不等袁绍回应,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中军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