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兴大汉:从汉灵帝的侄子开始 >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三十一章 洛阳火起,董卓西窜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三十一章 洛阳火起,董卓西窜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三十一章 洛阳火起,董卓西窜 (第2/3页)

马,再攻潼关。那刘伯玉在潼关兵马不逾万人,并非什么难解之大患。至于关东……”

    李儒内心纠结一番,最终还是将心中忧虑压下,我的丈人啊,如今刘珩控扼潼关,皇甫嵩还会乖乖来洛阳?还能来洛阳?

    一想到董卓自进京后,便对他们这些西凉旧部多有冷落,当初笼络刘珩这些人的想法,难道是我李儒先提出来的?您老人家以为大肆封赏高官厚禄给这帮宗亲和世家大姓,他们就会和您站在一起?如今形势急转,黑锅又落在我们这些旧人身上……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神色仓惶地快步进来,跪地急报:“禀太师!洛阳城中……流言四起!”

    “又是什么流言?”

    董卓不耐烦地吼道。

    “流言……流言说……”

    亲卫的声音带着恐惧:“说关东联军势大,太师您……您已有迁都长安之意,欲……欲效仿当年项羽,焚烧洛阳,驱赶百万士民西行……”

    “什么?”

    董卓如遭雷击,猛地从座位上弹起,脸上肥肉抖动,惊怒交加。

    “谁?谁在散布此等妖言惑众之言!咱家何时说过要迁都?何时说过要焚城?”

    他心中惊骇莫名,迁都长安以避关东兵锋、依靠关中根基再图后举的念头,确实在他心中盘桓已久。

    但是这般心思,自己从未与人说过,甚至与李儒都未曾商议过!这流言,简直直刺他内心最隐秘的打算!

    李儒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失声道:“太师!此乃诛心之毒计!散布此等流言者,其心可诛!意在动摇洛阳根本,离间太师与朝臣、百姓之心啊!”

    他心中警铃大作,这种想法他也有过,但是还未向董卓进言,为何会有此流言于洛阳?这绝非空穴来风!

    仿佛是为了印证李儒的话,又一名文官打扮的属吏冲了进来:“太师!太师!不好了!司徒王允、太尉杨彪等数十位公卿大臣,联袂跪于宫门外,泣血叩请陛下……恳请太师澄清流言,明示绝无迁都焚城之意,以安天下臣民之心!宫门外……宫门外已聚集了数千士子百姓,群情汹涌!”

    “混账!反了!都反了!”

    董卓气得浑身发抖,一脚踹翻身前的案几,杯盘狼藉:“咱家为大汉殚精竭虑,这些腐儒刁民,竟敢如此逼迫咱家!”

    李儒强压心中惊涛,急声道:“太师!流言汹汹,已非澄清所能平息!此必是关东联军,甚至很有可能是那刘珩的毒计!意在逼您自乱阵脚!为今之计……”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辣,先挥手让屋内几人出去,随后凑近董卓耳边,声音压得极低:“太师!洛阳已成是非之地!人心浮动,根基不稳。关东联军围困汜水关,其势虽缓,其意甚坚!迁都长安,退守关中,依托潼关天险与西凉根基,再图后举,如今,恐已成……唯一生路!迟则生变!若等流言彻底引爆洛阳,或潼关有失……则悔之晚矣!不如顺势而为!”

    董卓喘着粗气,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李儒。迁都的念头被这恶毒的流言生生逼到了台面上。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董卓的尾椎骨窜上天灵盖!

    “刘珩……刘珩小儿!”

    董卓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

    他肥胖的身躯颓然坐回狼藉的座位,眼神变幻不定,恐惧、暴怒与不甘交织在一起。良久,他猛地抬起头:“传令!”

    “尽收洛阳富户之财,籍没其家产!”

    “征发民夫,搬运洛阳府库钱粮珍宝,装车!全部装车!”

    “令李傕率精锐,先行开道拿下潼关!确保西进之路无忧。”

    “调郭汜所部,护卫中军!”

    “命樊稠收拢财物,凡有不从者,杀!”

    “令张济率部前往汜水关挡住联军,着平津都尉贾文和随军辅佐,调回奉先护卫中军!”

    “择吉日……不!立刻准备!迁都!迁都长安!”

    “至于这洛阳城……”

    董卓眼中凶光毕露:“给咱家……烧!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一把火烧个干净!绝不能留给关东那群鼠辈!”

    翌日,随着太师府的命令发出,西凉军的铁蹄接连踏碎了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