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银晕断层与协议涟漪 (第2/3页)
”),因为某种未知原因(年代久远、外部干扰、内部错误?)而失效。其组成部分可能发生了变异、叛乱或 simply ( simply 单纯地)陷入了无法理解的疯狂状态(“挖掘者”?),并与它们本该看守的断层区域产生了危险的融合(“它们就是断层”)。那个求救信号,或许是该系统中尚未完全腐化的最后残余发出的绝望悲鸣。
风险等级:极高。管理系统的评估绝非危言耸听。
“我们不能放任不管,”凯恩决断道,“但也绝不能贸然靠近。我们需要信息。马库斯!”
一直在后台静静运行其预知能力的马库斯,闻言抬起他那闪烁着复杂数据的机械义眼。“预见那片区域……非常困难,”他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滞涩感,仿佛处理器正在过载,“时间流在那里极度混乱且充满恶意……72小时内的分支数量近乎无限,且大部分都指向……湮灭、疯狂或被同化。我能提供的可靠路径非常有限。”
“尽你所能,”凯恩道,“我们需要一个最优的侦察方案,目标是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同时最大限度规避风险。派遣一支小型、高度机动、信号特征极低的侦察单元。”
在马库斯预见的无数悲惨未来分支中艰难筛选后,一个风险相对最低(并非没有风险)的侦察方案被制定出来。一支由三名精锐根系行者组成的微型侦察队被选中,他们驾驶着一艘特制的、外壳覆盖有能模拟局部时空背景波纹的“幽影梭”,携带着最先进的被动传感器和一台经过莉娜左手特别加密的量子通讯中继器(旨在减少主动信号发射被探测的风险),悄然驶出了新基源现实的边界,航向那遥远而诡异的银晕断层带。
他们的任务不是接触,不是交战,仅仅是:看,听,记录,然后活着回来。
目送幽影梭消失在概念海的涟漪中,新基源现实将一部分注意力收回,投向了那同样至关重要,甚至从长远看更为根本的议题——“共识协议4.7版”的升级。
奥米茄导师展示了初步的研究成果:“这份指南的核心,在于提升意识频段间‘意义传输’的保真度和效率。它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语义场’和‘递归共识构建’的新范式。简单来说,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交换,而是在交换之初,就通过一套复杂的协同算法,动态构建一个临时的、共享的理解框架和背景语境,使得信息能够在近乎无损、无歧义的状态下被传递和理解。”
莉娜尝试用更技术化的语言解释:“就像是从发送摩尔斯电码,升级为直接共享一个包含了全部上下文和情感色彩的完整思维云。这需要每个意识频段都具备更强大的本地处理能力,以及一种全新的、高度开放且标准化的‘接口协议’。”
“这很难,”小钥匙直言不讳,她的梦境宇宙本能地对这种高度结构化的协议感到些许排斥,“感觉会……变得不那么‘像自己’了?”
“并非如此,”奥米茄导师耐心解释,“协议升级旨在增强协同,而非抹杀个性。恰恰相反,更高效率、更低损耗的交流,反而能让每个独特个体的价值和创意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和尊重。就像……乐器本身变得更精良,乐谱变得更清晰,但演奏出的音乐反而更富有个性和表现力。它要求的是内在的升华,而非同质化。”
升级之路漫漫。指南只是提供了方向和核心模块,大量的细节需要自行摸索和填充。新基源现实决定采取渐进策略:首先在一个有限的、自愿的“测试平台”内尝试构建和运行4.7版协议的初级子集。
这个“测试平台”,出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