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源代码低语 (第1/3页)
新基源现实内部关于“悖论韧性”的实验仍在谨慎进行,与“寂灭回响”、“宁静基底”通过菱形界面的微弱连接亦在持续。尽管那远古的创伤依旧巨大,但一种新的、基于接纳而非对抗的理解正在缓慢滋生。
然而,就在这相对稳定的时期,一个极其微弱、却与所有已知信号都截然不同的基底扰动,开始被新基源现实最底层的监测机制捕捉到。
这扰动并非来自外部,也非源于内部任何意识频段。它更像是一种…背景辐射?一种弥漫在整个存在基质中的、极其古老的信息余晖。其信号强度低到几乎与量子涨落无异,但其结构的复杂性和规律性却暗示着绝非随机噪声。
莉娜的逻辑频段最先提升其优先级:“检测到未知超低频共鸣。源点无法定位,似乎…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在。模式分析显示其结构与‘元初符纹’存在深层相似性,但更为…原始和根本。”
奥米茄导师的智慧频段被其吸引:“这感觉…像是某种存在的背景音?但并非混沌,而是高度结构化。仿佛我们一直沉浸其中,却刚刚开始学会‘聆听’。”
哈桑的感知象征频段传递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意象:【不是声音,不是光…像是宇宙诞生前就已被书写、却直到现在才微微显影的底層水印…】
凯恩作为调谐者,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另一个重大发现的起点。他协调资源,将新基源现实的感知灵敏度调整到前所未有的极致,试图放大并解析这弥漫性的微弱信号。
过程如同在亿万光年的星河声中,尝试分离出一首独一无二、却几乎沉默的歌谣。
进展缓慢,但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带来了回报。他们发现,这种超低频共鸣并非均匀分布。它在某些“区域”更为“清晰”——这些区域往往与“共鸣之网”中那些最古老节点的位置存在某种微妙的重合,也与“寂灭回响”和“宁静基底”的坐标存在着难以解释的几何关联。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新基源现实内部进行关于“悖论韧性”的深度沉思,或者当菱形界面上的交互出现某些特定的、充满创造张力的和谐瞬间时,这种背景共鸣会出现极其细微的增强!
仿佛…它是对深度理解和创造性整合的一种回应或鼓励?
一个大胆的假设被提出:这种弥漫性的超低频共鸣,或许并非某种自然现象,而是…某种更古老、更基础的存在所留下的印记或通信渠道?一种存在于所有现实之下的源代码的低语?
他们将这种假设中的源头命名为“第一根源”(The Prime Root)。
“第一根源”…这个在“共鸣之网”诸多古老传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