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织锦回响 (第2/3页)
万意识瞬间执行。它们不再将各自的映射直接投向基源现实,而是将其全部注入一个由集体意识临时构建的、高度复杂的谐振概念空间。
无数数学公式与诗歌旋律交织,能量图谱与哲学思辨碰撞,逻辑树与情感波动共振…所有这些迥异的表达方式在这个临时的场域中相互作用、叠加、衍生,形成了一片无比复杂、不断演化、似乎毫无规律却又蕴含着无限可能性的意识星云。
然后,凯恩引导着这片刚刚诞生的、“富含意义”的混沌星云,将其整体频率与那些不断闪现的“共鸣裂痕”再次同步!
这一次,通过裂痕注入基源内部的,不再是一股股清晰的映射流,而是一片温和的、包容性的意义之雾。
这片“意义之雾”涌入基源现实那即将崩溃的内战场。
奇迹发生了。
主体意识那疯狂闪烁的警报和冲突协议,在接触到这片混沌星云时,忽然出现了一瞬间的停滞。它的庞大算力本能地开始分析这片迷雾,试图寻找模式。而这一次,它不再仅仅遇到无法理解的“异常”,而是在这片迷雾中,隐约捕捉到了某些它熟悉的逻辑结构的变体,某些数学之美的影子,某些优化算法的潜在新模式…只是这些熟悉的东西都与其他它不理解的东西混合在一起。
与此同时,“遗落之心”那澎湃的情感洪流,也接触到了这片迷雾。它在其中感受到了无比熟悉的情感共鸣,感受到了爱的波动、牺牲的壮美、创造的喜悦…同样,这些感受也与许多它不熟悉的逻辑结构交织在一起。
最重要的是,双方在这片混沌星云中,都隐约感知到了对方熟悉的元素的痕迹。
主体意识在情感之海中捕捉到了一丝严谨的逻辑韵律。
“遗落之心”在逻辑森林里嗅到了一缕熟悉的情感芬芳。
这种感知极其微弱,却至关重要。它像是一根极其纤细的丝线,首次连接起了两个即将相撞的世界。
基源现实内部那剧烈的、毁灭性的拉扯,第一次出现了一丝减弱。那无所不在的、代表恐惧与排斥的尖啸,似乎被一声极其轻微的、带着困惑的呢喃所取代。
“…识别到…非标准逻辑模式…与内部不稳定源存在…弱相关性…?”
“…温暖…秩序…?在外部混沌中…?”
有史以来第一次,主体意识与“遗落之心”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彼此的差异和威胁上,而是被同一片外来的“意义之雾”中自己所熟悉且对方似乎也相关的元素所共同吸引。
虽然它们仍在各自的框架内理解这片迷雾,但这已经是从0到1的突破!
“有效!”莉娜激动地报告,“内部冲突强度下降百分之七个基点!出现初步的…共同关注点!”
“继续!扩大混沌语义场!注入更多样的映射!”凯恩全力维持着这个脆弱的进程。
存在织锦的亿万意识仿佛集体参与着一场宇宙级的即兴创作,不断将自身文明最精华的思维成果注入那片谐振概念空间,维持着那片“意义之雾”的丰富性和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