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宇神的灵感 (第1/3页)
当晚,陈宇名字又一次霸占了所有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单。
#陈宇中医魂#
#史上最年轻中医协会终身荣誉理事#
#一首歌,让无数人重拾中医自信#
而那首现场演唱的《中医魂》,尽管还没有正式音源,但通过直播录屏剪辑出的版本,已经在各大视频网站和音乐平台疯狂传播,播放量呈几何级数暴增。
“中医大会开幕式”这个原本颇为严肃、关注度有限的词条,硬生生被陈宇一个人带成了现象级的文化事件。
陈宇回到家中。
打开手机看。
全是网民的评论。
“宇神!宇神!你到底是怎么想到用医学元素来创作歌曲的?这脑回路也太清奇了吧!简直是降维打击!”
“跪求宇神分享创作心路历程!我一个学西医的,听完都想去报个针灸班了!”
“我敢打赌,宇神肯定出身中医世家!不然不可能有这么深的理解!”
看着这些热情洋溢的评论,陈宇坐在书房的电脑前,指尖在键盘上轻敲,脸上挂着一丝淡然的笑意。
他没有直接回复某一个人,而是编辑了一条新的微博长文,点击了发送。
“谈不上什么创新,其实是‘师古’而已。”
“将药材名称写入诗词歌赋,自古有之,甚至在古代文学中单开一派,名为‘药名诗’。诗与歌在古代本就不分家,许多诗篇本身就是可以传唱的歌词。”
“比如南宋的辛弃疾,大家熟知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C营’的豪迈,却少有人知他的一首《满庭芳·静夜思》,全词‘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启C归’起,至‘从容就义,不更归’结,暗含了云母、珍珠、防风、当归等二十四味中药名,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再往前,北宋孔平仲的《药名体》、陈亚的《生查子》,南宋洪皓的《集药名次韵》,皆是此中佳作。
古人借药名抒怀,或言相思,或表闲逸,或寄家国之情。
我今日所为,不过是拾先人牙慧,用现代的曲调,将这份属于我们民族的独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