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喜怒不形于色,心中自有乾坤 (第1/3页)
北疆的杀伐之气似乎还凝结在暖阁的空气之中,久久未曾散去。
那幅巨大无朋的地图在烛火的映照下,仿佛依旧能看到千军万马在奔腾,能听到金戈铁马的嘶鸣。
朱由检的目光缓缓地从那片即将被鲜血浸染的辽东与漠南收回,眼神中的凌厉与酷烈,如退潮般敛入深不可测的瞳孔之中。
天地为棋盘,他已布下碾虫之局。
朱由检的视线最终落在了御案一角,那最后一摞尚未批阅的奏疏之上。
与旁的奏疏不同,这一摞码得整整齐齐,最上面的一本,封皮上用蝇头小楷工整地书写着“广东巡按御史、布政使司、广州知府等联名”的字样。
那“联名”二字,被刻意地加粗描深,透着一股子法不责众的压迫感。
“广东……”
朱由检轻轻吐出这两个字,唇边,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悄然浮现。
他伸出修长的手指,如拈起一片枯叶般将那本为首的奏疏拈了起来。
朱由检并未急着翻阅,只是将那奏疏置于烛火之下,细细端详着封皮上那些联名的官职与姓名。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在广东盘根错节的家族,一张覆盖了田亩、盐铁、海贸的巨大网络。
他们是大明的蛀虫,亦是地方的“天”。
如今,这些“天”联合起来,想要捅破另一片天了!
朱由检缓缓翻开奏疏,入目的是熟悉的馆阁体,字迹工整,文采斐然,引经据典,痛心疾首。
“……臣等冒死叩请圣安。窃闻治国之道,在于顺天应人,与民休息。然新任广东巡抚卢象升,自履任以来,罔顾圣人教诲,倒行逆施,行事乖张,实乃我粤百年未有之酷吏也……”
朱由检的目光快速扫过,那些所谓的“罪状”,一条条一款款,皆是精心罗织,辞藻华丽,读来仿佛卢象升已是十恶不赦之徒。
第一宗罪,曰:“擅杀士绅,戕害乡贤”。奏疏中泣血陈词,道是广州府有名的乐善好施之士,致仕乡宦陈员外,只因对清查田亩的政令略有微词,便被卢象升寻了个“通倭”的由头,不经三司会审,便将其满门抄斩,家产尽数充公。此举,令“阖省士子寒心,缙绅自危”,实乃“国朝二百年来未有之暴政”。
第二宗罪,曰:“纵兵扰民,鱼肉乡里”。奏疏中写道,卢象升所倚仗之“天雄军”,皆北地虎狼之徒,入粤以来,骄横跋扈,于乡野间强买强卖,欺男霸女,俨然土匪。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换来的却是“闭户塞门以避兵祸”,长此以往,“粤地民心将失,恐有萧墙之祸”。
第三宗罪,曰:“强征商税,竭泽而渔”。弹劾卢象升无视朝廷“三十税一”之祖制,于广州十三行强设税卡,对出海之商船,课以重税,名曰“海贸新政”。此举导致“百货腾贵,商路凋敝”,无数以此为生的百姓流离失所。奏疏中甚至声泪俱下地质问:“巡抚大人此举,与那海上之巨寇,有何异哉?”
第四宗罪,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