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346章 :兵部尚书,着眼未来

第346章 :兵部尚书,着眼未来

    第346章 :兵部尚书,着眼未来 (第2/3页)

  “此,乃我大明肌体之上的附骨之疽!”

    “附骨之疽”让张维贤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

    “英国公,你要记住,后金再强,只要关宁防线在,他们就打不进来。大明至多是丢些面子,花些钱粮。可陕西一旦糜烂,流民四起,兵变蜂起,星星之火便可成燎原之势,席卷中原腹地!到那时我大明,就不是伤筋动骨,而是要从内部土崩瓦解了!”

    张维贤眉头一皱,他本以为天下最大的威胁莫过于关外的建奴,却不想在皇帝的眼中真正的致命之患,竟在腹心之地!

    “陕西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到了今日,旱情愈演愈烈。没有饭吃的饥民,便是那些反贼流寇最肥沃的土壤!他们只要振臂一呼,从者云集!”

    “朕亲赴陕西斩了贪婪无道的秦王,杀了一大批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己,设立天子屯,试图安抚流民,整顿边军。的确是起到了一些作用,暂时压住了那里的火。然,天灾不息,人祸不止,朕所做的不过是杯水车薪!”

    朱由检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深深的无奈与疲惫。

    那是一种面对煌煌天威,人力有时而穷的无力感。

    “朕可以杀一个秦王,可以杀一百个贪官,但朕无法让老天降下一场甘霖!这,才是我大明最紧急,最致命的威胁!”

    张维贤的后背已经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终于明白了,皇帝为何要让他这个武勋来掌兵部。

    陕西的问题,是民生问题,更是军事问题!

    大殿之中陷入了沉默,辽东的战火虽烈,却远在天边;而陕西的溃烂,却仿佛就在眼前,能闻到那股腐朽的气息。

    良久,朱由检的木杆再次移动,回到了京畿附近的几处重镇。

    他的神色也稍稍缓和了一些,恢复了那种运筹帷幄的从容。

    “所以,你看,我大明的棋局,便是如此。”

    他的木杆在蓟州、宣府、大同、山西诸镇上轻轻敲击着。

    “这几处在过去,是时刻需要警惕的前线。但如今得益于京营的强大和与林丹汗的结盟,它们的军事压力已经降到了最低。朕对它们,便有了新的定位。”

    “蓟州,东接辽东,西邻京师。它将是我京营出关,支援辽东的门户,亦是辽东粮草军械最重要的中转站。其防务,必须绝对可靠。”

    “宣府、大同,总督满桂麾下的边军,是百战精锐。如今他们不必再日夜防备蒙古人,这支力量,就成了朕手中一支可以随时调动的机动拳头!

    辽东有变,他们可以东出增援;陕西有急,他们便可西进剿匪!

    这支力量,必须给足粮饷,好生操练,确保其战力不坠!”

    “最后,是山河几省。”朱由检的木杆在山西版图上画了个圈,“其地,承东启西,南联中原,是连接北方宣大和西方陕西的战略枢纽,其位至要。但亦有其痼疾。”

    他冷笑一声:“晋商便是前车之鉴!那帮只知家、不知国的蛀虫,虽已被朕连根拔起,但商贾逐利之本性不变。”

    他看向张维贤,话语中带着考较之意:“朕与林丹汗新开马市,其地多在宣大一线。满桂是一员猛将,冲锋陷阵,天下罕有其匹,然其不擅理财,于商贾经营之事,更是一窍不通。

    长此以往,与蒙古诸部的贸易恐为奸商所趁,既损我大明之利。英国公,你执掌兵部,此事该如何处置?”

    张维贤此刻的思路,已完全被皇帝带入了这幅宏大的战略画卷之中。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躬身答道:“回陛下,臣以为当效仿古制,专设一员干练文臣,为宣大总督之副贰,不使其干预军务,专司与蒙古贸易往来、钱粮核算、抚赏联络之事。

    如此,既可人尽其才,令满桂总督专心治军,亦能保证对蒙贸易之利尽归国库,不落奸商之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