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肘击中原500年无一败绩 (第2/3页)
楚楚。
尤其是那条蜿蜒曲折的黄河,其下游故道与现行河道皆用不同颜色标识,触目惊心。
“都近前来。”朱由亲自行至舆图之旁。
毕自严与朱光祚连忙跟上,田尔耕亦是悄无声息地挪动了位置,三人围在皇帝身侧,俯首看图。
如此一来,看得更是真切!
那图上,自河南境内开始,黄河沿岸被朱笔圈出的决口之处,多达十几处。
洪水漫灌的区域,用淡蓝色渲染,几乎覆盖了河南东部、山东西南、南直隶北部的广袤平原,宛如一道狰狞的伤疤狠狠地刻在了大明的腹心之地。
朱由检伸出手指沿着舆图上的黄河缓缓划过,声音沉静:“南下这几个月,朕曾亲至兰阳、考城一带,看过那决口之处。也曾于灯下细细翻阅过元、明两代所有治河之策,及其成败得失。”
他抬起头,目光在毕自严与朱光祚脸上扫过,语气陡然变得无比郑重:
“朕以为,身为天子,朕首先要做的,并非是去堵某一个具体的决口,而是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大明朝廷,乃至天下臣民对于这灾害的认知!”
“重新定义‘治水’!”朱由检一顿,掷地有声,“要从堵到疏!从防到用!”
“用?”
朱光祚失声惊呼,旋即意识到失仪,连忙躬身请罪。
他那双因常年在户外奔波而显得有些浑浊的眼睛里,此刻满是震惊。
用?
怎么用?
千百年来,治水之道,无非是束水攻沙、高筑堤防。
只求这条喜怒无常的孽龙莫要冲毁堤坝,莫要淹没良田,便是邀天之幸。
至于用它,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朱由检并未怪罪他的失态,反而对他那震惊的神情颇为满意。
他要的,便是要打破这些旧臣心中根深蒂固的成见。
“朱爱卿,你且说说,历代治河之策,其核心在何处?”
朱光祚定了定神,恭敬答道:“回陛下,自潘季驯总河以来,我朝治河,多沿其‘束水攻沙’之法。以高堤束缚水流,使其湍急,以水之冲力,裹挟泥沙入海。此法虽能解一时之患,然终究是与水争地,致使河床日渐增高,悬河之险,与日俱增。”
“说得不错。”朱由检点了点头,脸上却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冷笑,“束水攻沙,治标不治本!朕以为此等方略,皆是本末倒置!”
他猛地一挥手,直指舆图上那片广阔的泛滥区,声如洪钟:“在朕看来,水乃资源,非纯为灾害!黄河之患,在于其善淤、善徙。堵之愈高,其势愈险,一旦溃决,为害愈烈!与其耗费百万金钱,去筑那无用之高堤,不如因势利导,变水患为水利!”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