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深入黎庶之末梢 (第3/3页)
下,这……这如何使得?”户部左侍郎崔尔进,即便已被任命为总办,听到这等石破天惊之举还是忍不住出声质疑,“如此一来,地方官府之颜面何存?岂不是将他们尽数架空了?”
“架空?”朱由检冷笑一声,“朕就是要架空那些个敢于伸手的贪官污吏!朕的钱是用来给百姓活命,给朝廷办事的,不是用来喂饱那些硕鼠的!谁敢在此事上多言,便是与国为敌,与民为敌,朕的刀,快得很!”
他这番话说得是杀气腾腾,崔尔进顿时不敢再言。
朱由检继续道:“如此一来,一则杜绝了中间克扣,百姓能拿到足额工钱,自然用心干活,社会便能安定。二则,这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工人的酬劳皆由宝钞总行经手,这是多大的一笔流水?百姓拿到了钱,要去买米、买布,便可直接在我公所的柜坊兑换,这便又盘活了宝钞总行的业务。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众人细细一想,皆是点头称是。
此法虽然霸道,却能从根子上,解决掉困扰历朝历代的大难题。
“这只是其一。”朱由检的目光,看得更远,“更重要的,是其二,朕称之为‘产业链结与银法扶持’!”
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在辽东的位置:“譬如,朕要在关外建一座年产十万斤精铁的军器监。按旧法,该如何?”
毕自严答道:“按旧法,当由兵部或工部行文,户部拨银,再由地方官府采买铁矿、煤炭,招募工匠,开炉冶炼。其间手续繁琐,耗时耗力,且弊端丛生。”
“不错!”朱由检点头,“但有了这‘三马共驾’之策,一切便都不同了!”
“日后,凡朕有任何产业扶持之计划,皆由这三驾马车,协同完成!”
“首先,工部或兵部,他们是提需求的。他们只需告诉朕,他们需要何种规格的铁,需要多少。他们负责制定技术标准,验收产成品。”
“其次,我大明运输总局,便是执行者,是朕的手脚!接到兵部的需求,总局便立刻行动。它会动用它遍布全国的网络,去寻找最优质,最便宜的铁矿石和煤炭产地。组织马队、船队,将这些原料运到军器监。待产成品出来,它又会负责将这些精铁分销到各个卫所,或是卖给民间需要用铁的商户。”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大明宝钞总行便是那驱动一切的血脉!军器监初建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宝钞总行可以提供低息贷款!
采买原料,需要大笔现银周转怎么办?宝钞总行可以开具‘龙票’,实现异地结算!可以说,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最终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宝钞总行都将提供全程的银法支持!”
朱由检说到此处,声音已是慷慨激昂:“诸位爱卿请想,工部有技术,总局有手脚,宝钞有血脉,这三者合一,还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朕要炼钢,便有钢;要造炮,便有炮;要纺纱,便有纱!这天下之资源,便能以最高之效率为我大明所用!”
“总而言之,”他环视众人,做出了最后的总结,“这是一个全新的衙门,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业绩。朕知道,这其中的困难定然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正如朕常说的,若因畏难而止步,则此事,便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永无功成之日!”
“朕要你们去做!并且,朕允许你们在做的过程中犯错!
这世上,没有天生就完美的章程。
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汲取经验,不断地去修补、去完善,才有可能将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真正地做好!才能为我大明的百姓,为我大明的江山,创造出一条前所未有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经济命脉!”
君王之言,如洪钟大吕,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激起了万丈狂澜。
毕自严站在那里,心中百感交集。
他看着御座之上那年轻得有些过分,却又令人敬畏的帝王,心中暗自感叹。
疯狂!
这位陛下,当真是疯狂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