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强强联合的婚姻 (第2/3页)
原来的老领导,给男女双方牵线搭桥的中间媒人是于海东夫人柳青,实际上,三个媒人当中,最核心的还是中间媒人,其他两个媒人都是挂名的顾问,是男女双方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是在提媒、会亲家、结婚这样重要的场合才请出来,坐在迎冲门的主席椅子上,以显示男女双方高贵的门第和强大的社会人脉。当然,柳青作为中间媒人,一点也不逊色,必要时和于海东共同出面,给男女双方都挣足了面子。
传统的进门拜天的环节已经被西式婚礼取代,所以“六证”文化也便失去了载体。人家西方人结婚穿婚纱,是要去教堂的,邻海人则坚决不全盘西化,于是便有了延续到现在的酒店大厅举行婚礼仪式的习俗。
另外,邻海县还保留了一种独特的婚礼文化,就是迎接新人下车时,在婚车前有一段十八分钟的“飞龙舞凤”表演。多年来,当地人们将传统“舞龙”和“戏凤”两种文化表演糅合发展,独创了自己的“飞龙舞凤”文化,也是取龙凤呈祥之意,表演形式上类似于南方的“舞狮子滚绣球”。
邻海县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因临近大海而得名,但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邻海竟成内陆,县城距海约有上百里。邻海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上古时期,分别持有飞龙旗和飞虎旗的两支军队,为争夺邻海县城,血战三月,不决胜负,生灵涂炭。一天,突然天空乌云蔽日,云端惊现一飞龙,骤而天降暴雨,三月不绝。交战双方认为是战争惹怒了上苍,遂罢兵停战讲和。公选一首领,带领大家和平相处,男耕女织,繁衍生息,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万人。明清时期,在县城南部的古庙附近,出土了雕刻有龙凤呈祥和龙争虎斗图案的两块巨石,一直保存在县博物馆中,是全县的镇馆之宝。所以,邻海县才有龙虎乡、飞龙乡、飞虎乡等地名。有龙虎、凤凰相佑,自然会有世世代代的平安幸福,所以才有了以后的和平乡、太平乡、永平乡和长平乡。
让邻海人有点惋惜的是,当年乡镇合并时,不应当撤销龙虎乡,或者干脆就不要把太平乡和龙虎乡合并。多年之后,人们也许不会记得,就是因为一个林玉飞惹恼了县委书记金刚,才使龙虎乡遭受不白之冤。后来,有邻海人作了一首打油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林玉飞,书记一怒罢了官,龙虎不知惹了谁,无端跟着受牵连。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龙虎乡虽然被撤销了,但作为原龙虎乡政府驻地的龙虎村还一直保留下来,继续承载和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