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一声枪响 (第2/3页)
个碉堡修在正面防线看不到的凹型山坳内侧,如果想要轰到那个碉堡,就必须冒险让B-4榴弹炮慢慢进入凹地,再重新转向,调整射角。
这过程对于B-4来说,无异于让一个穿着清凉的美女深夜独自一人在白象国街头闲逛。
这太可怕了。
不得已,熬到雪停了之后,梅茨科夫硬着头皮让第七集团的士兵在T-26坦克配合下,发动了一场试探性的攻击。
结果相当惨烈。
一千名士兵永远地倒在那个山坳里。
事实证明,即便根据情报,曼纳海姆人很可能全国只有不到100门反坦克火炮,但一门就足以让拉西亚人的装甲部队饮恨。
梅茨科夫不得不想办法先拔掉其余地方的碉堡,看看能否用更好的方式解决这个乌龟壳。
很不幸的是:类似的可以互相火力掩护的碉堡,在曼纳海姆地区还有五百多个。
“唉,只能指望中路和北路了。”
拉西亚帝国与曼纳海姆共和国,有着1500公里的边境线接壤。
理论上突破的机会很多。
只要实地考察过就会发现,全特么是军事指挥官最不想碰到的烂地。
没铁路、没公路、道路崎岖加极度严寒。
这地方就不该在冬天进攻。
在拉多加湖东北地区,拉西亚帝国大军被迫选择沿湖前进。
一边是冰层很薄的胡,另一边是难以攀越的四十米高光滑悬崖,只有湖边大概五百米的地方适合大军通行。
在曼纳海姆人小部队且战且退的情况下,两个帝国步兵师慢慢拉开了20公里长的超级长蛇阵。
噩梦就在此时降临,一个曼纳海姆步兵师赶到了。
他们在悬崖上尽情地倾泻火力,从中间将行动不便的拉西亚人大军截断,最后甚至顺着光滑的山壁冰面滑下来,对拉西亚人的残部发起围歼。
12月15日的这一战,2个拉西亚师大部被歼,导致这一路的集团军被迫转入防御。
当看到曼纳海姆人把这场大胜拍照,通过跟拉西亚不对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