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三个陆军学说 (第2/3页)
2吨的中型坦克跑出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也有着每秒40度的转向能力。
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设计好余下的悬挂适配和传动系统。
至于装甲,这基本是现成的。
而火炮就不是他的设计领域了。
“给你一千万卢布预算,多久能把全套图纸弄出来?”
“两个……不,一个月就好。”
“别把自己折腾死了,我看你身体也不大好。就两个月吧。嗯,我这就让御医来给你检查身体。”张山说完,科什金感动得稀里哗啦。
他心中暗道:我再跟皇帝打工就让我下地狱!
总结完毕后,科什金请示道:“请殿下为这款全新坦克命名。”
某个从系统里因为装甲经验过多而兑换出引擎图纸的挂壁难得老脸一红,貌似随口地说道:“就命名为T-34坦克吧。”
“是!”
末了,张山还吩咐科什金造引擎时准备两个版本的:一是常规版本的,用料结实,皮粗耐用;另一个是极致简化版的,突出一个工时大幅度削减,在可靠性不变的前提下,引擎寿命只有40个小时。
这是另一个世界卫国战争里学到的惨痛经验。
因为一辆坦克上了战场,其平均存活时间就是这个数!
至于真熬过了40个小时,那怎办?
T-34的引擎盖很容易打开,只要有一台吊机和备件,就能在1小时内迅速更换一台新的引擎。
不走弯路的情况下,张山相信,最多半年他就能把T-34坦克给捣鼓出来。
剩下的问题就是量产了。
巴罗夫斯克领的工业基础太差。
唯一可以作为坦克工厂的居然只有红塔城。
一来红塔州是著名的矿区,本身有大量的工厂。二来得益于本田大将的大草原铁路,在这个交通枢纽造坦克,无论是把坦克用铁路向南运往魏曼,直达句丽,又或是向西运到帝国核心的拉乌尔山以西区域,都很方便。
安排好T-34的研发生产工作,接下来的飞机就有点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