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的时代1979! > 第四十四章 《浪潮》!《浪潮》!

第四十四章 《浪潮》!《浪潮》!

    第四十四章 《浪潮》!《浪潮》! (第2/3页)

要你答应,这本《铁皮鼓》,你现在就能送给我,怎么样?”

    许成军愣住了,随即眉头拧成了疙瘩,眼神里满是错愕与反感。

    妈的,你踏马ji女来着?

    艾呀!梅事的!

    他往后退了半步,拉开距离,语气冷了下来:“艾莉丝,你这是什么意思?把签名书和约会绑在一起,你觉得我是会用纪念换‘机会’的人?

    还是你觉得,所有中国人都会为了一本外国书,接受这种荒唐的条件?”

    “嘿,许,别激动,中国人不会拒绝我的条件的!”

    许成军有点无奈,往后退了一步。

    但是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怒意:“我尊重你喜欢德国文学,可你不该用这种轻佻的邀约,来践踏别人珍视的东西,更别把‘崇洋媚外’的标签贴在中国人身上,我许成军还没落魄到要靠‘约会’换一本书的地步。”

    “你!”

    艾莉丝被他说得脸一阵红一阵白,却找不到反驳的话,只能咬着唇站在原地,眼里满是懊恼与难堪。

    中国人不就这样么?

    就在这时,林一民一直在旁边看着,倒也是不回避了。

    他凑过来,扫了眼艾莉丝难看的脸色,又看了看许成军紧绷的表情,立刻明白大半,故意提高声音调侃:“哟,成军,这是外国友人想跟你‘以书会友’?怎么看这架势,倒像是‘以书换约会’啊?”

    许成军没接话,艾莉丝却狠狠瞪了林一民一眼,转身就走,高跟鞋踩在石板路上发出“噔噔”的响声,没走几步还差点崴了脚。

    林一民看着她的背影,忍不住笑出声:“这黄毛鬼也太离谱了!以为签本书就能拿捏人?还约会换书,她当这是好莱坞电影呢?”

    “跟你约会你换么?”

    “换啊!我又没书~”

    许成军白了他一眼,刚要往宿舍走,身后又传来熟悉的笑声。

    他回头,就见苏曼舒拎着个布包走过来,嘴角还带着笑意,显然是听到了刚才的对话。

    “许大作家,魅力不小啊。”

    苏曼舒走到他身边,伸手帮他理了理帆布包的带子,眼里满是调侃,“连漂亮国留学生都要用约会换你的签名书,怎么,刚才没心动?”

    许成军无奈地叹了口气,把刚才的事简略说了一遍:“荒唐!”

    “太荒唐!”

    我是革命的干部!

    得来!~

    “哟,人家胸不好看嘛?“

    “.”

    苏曼舒却笑了,踮起脚凑到他耳边,声音软乎乎的:“我知道你不会。不过——”

    她故意顿了顿,伸手戳了戳他的胸口,“刚才你说‘我许成军不做这种事’的时候,还挺帅的。”

    许成军被她逗得没了脾气,“就你会贫。”

    结果苏曼舒悄摸地趴在他耳朵边:“哥哥,我胸也好看呢~!”

    你说啥?

    许成军瞬间僵硬。

    向下瞄了眼女朋友饱满高耸的胸。

    该死的青春期!

    林一民跟在后面,故意夸张地叹气道:“得得得,见色忘友是吧?有了苏老师,连哥们儿都不管了!”

    格拉斯的讲座过去不过三天。

    复旦校园的风就变了味。

    许成军突然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连他本人都一头雾水?

    小丑就这么做不住?

    先是淞庄宿舍楼下的公告栏,不知谁贴了张匿名小字报,毛笔字歪歪扭扭却透着狠劲:“许成军目无尊长!对诺奖得主格拉斯出言不逊,称西方现代派是‘无根之木’,拒绝交流态度傲慢,实为复旦之耻!”

    落款处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爱国者”,却没留真名。

    在《译林》因刊登《尼罗河上的惨案》引发争议、冯至等学者公开批评“西方通俗文学泛滥”的背景下。

    这套说辞,竟然在当时立住了脚。

    好你个“保守派”的许成军!

    消息像泼了油的火,半天就烧遍了校园。

    中文系的走廊里,有人故意压低声音议论:“听说许成军跟格拉斯吵起来了,说人家的《铁皮鼓》是‘荒诞无稽’,还把西方文学贬得一文不值——这不是破坏中外交流吗?”

    早看你丫的不顺眼了,就你丫的火?

    搞什么《浪潮》像模像样的!

    你当特么你是曹子建?

    天下文骚,你独占八斗?

    外语系的部分学生更激动。

    他们现场见到了许成军的讲座,有个女生攥着《铁皮鼓》译本,红着眼眶跟同学说:“格拉斯先生那么真诚,他怎么能那么刻薄?还说我们学西方文学是‘崇洋媚外’,这不是打我们的脸吗?”

    有学生不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