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 全都埋了吧 杨妙珍谈心 (第1/3页)
宋宇笑着对彭义斌点了点头“:那就好,这件事交给彭兄弟算是找对人了。记住,囚犯中老弱病残一概不要。等监牢位置腾出来了,就把前院的人都扔进去。”
彭义斌听到宋宇命令,并未急着行动,反倒是有些不开心的对宋宇说道“:太子兄弟,你让俺放囚犯俺没有意见,但你让俺把那些官老爷还有他们的家眷全都关进监牢,俺不乐意。”
宋宇正要回彭义斌话,却见杨妙珍和谢道清俩人走了过来。
谢道清当先一步开口道“;殿下,前院那么多贪官和家属,不知殿下您要怎么处置?”
“:先关进监牢,余阶还有事在忙,咱这文官又太少,等他闲下来,交给他处置。”
谢道清面露不悦“:殿下,关起来太便宜他们了,还等余阶?你打算审问他们?”
“:啊,证据确凿的依大宋律法处理。”
“:殿下,直接拉去闹市全部砍头吧。这些人清儿听余阶说了,最少的也是数万两起步,若是依照大宋律法,当年太祖皇帝一次就杀了二十多个贪污几千两的贪官。”
“:我大宋对贪官下手这么狠的吗?”
谢道清见宋宇对大宋律法一窍不通,白了宋宇一眼“:殿下,开国初年,制定律法时便开篇明义,凡马上就要灭亡的国家,必然其律法先乱。而这乱律法者,又以贪腐为最。不重罚难以平天下悠悠众口。后来靖康之耻后,高宗皇帝开始有意纵容官员贪腐,这才导致我大宋少有被杀的贪官,最严重,也就是抓进去住几年罢了。殿下,贪腐的惩罚如此轻,这些官员全都视大宋法律如无物,抱着赶紧贪,贪完就往周边大理呀,金国呀跑,就算真被抓进去,也不过住几年的事。尤其现在史弥远当权,我大宋更是十数年没有人因为贪腐被抓进去。殿下您要真想救大宋百姓于水火,把这些贪官当着满城老百姓的面杀了吧。”
宋宇盯着一脸认真的谢道清,陷入了沉思:清儿这么恨贪官,是个性使然吗?
要说谢道清在历史上,那真是笔墨颇多。虽然爷爷是宰相,但一出生母亲就病死了,只剩父亲一身是病。
年幼的她不得不开始操持家务,独立生活。后来父亲病故,谢道清的人生直接跌入谷底。
却在这时,杨太后感恩当年谢道清爷爷的恩情,又为了制衡史弥远集团,便让谢道清成为了皇后。
理宗不喜欢谢道清,整日跟别的妃子快活,谢道清倒也乐得清静,依旧简朴的生活在深宫之中。
直到蒙古人跨过长江,直逼临安,理宗想要迁都逃跑,谢道清第一次站了出来,怒斥提议迁都的群臣和理宗。理宗这才打消了逃跑的心思。这也是谢道清第一次在朝堂上显露锋芒。
后来宋恭帝即位,年仅四岁。大宋已是日薄西山。谢道清再次被请出来垂帘听政。此时谢道清已是垂暮之年的老人。
面对一个个投降的将军,以及卷款私逃的官员,甚至还有临阵逃跑的宰相。谢道清说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南宋谢幕语:我大宋三百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