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大好事 (第2/3页)
至凑在鼻子下闻了闻:
“行,叔,婶子,您几位放心,我记着了。有机会碰上了合适的,肯定给咱村里的兄弟们伙儿留意着。”
他顿了顿,补了一句像是加了保险的话:
“咱村的日子眼见着要红火,这消息传出去,十里八乡的闺女们兴许也更乐意嫁过来呢!”
话是这么说得漂亮,至于能不能真正遇上合适的,啥时候能成,那就得看各人缘分和造化。
这年月说媳妇,彩礼重得像座压顶的大山,还得讲究点门户对得上,哪有那么简单容易的事儿?
林阳心里门儿清得很。
他蹬上那辆沉重的二八大杠自行车,链条发出几声呻吟,车铃清脆地叮当响了几下。
身影朝着村外的土路晃悠着骑去。
车轮碾过车辙压出的硬邦邦的土棱子,咯噔咯噔直响。
但林阳心里的沉重感,远比这颠簸更甚。
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阴霾悄然掠过心头。
他太清楚后面那几十年的岁月走向了。
那是个像开了闸的洪水般,人人削尖了脑袋想往外冲,想扑腾进大城市奔活路的年头。
他上辈子的记忆刻骨铭心,清清楚楚地记得,到最后,整个莲花村,老屋空了,学堂静了,曾经热闹喧嚣的村庄变得稀稀拉拉。
只剩下不到百十口老弱病残,多是黄土埋了半截脖子,再没力气走出去的。
有啥法子呢?
守着这山沟沟,几辈子人靠着土里刨食,靠着进山打点野物贴补生活。
可再过不了几年光景,政策一改,那些跑山鸡,野兔子,獾子啥的,全成了挂牌子的“宝贝疙瘩”。
别说打来吃,打着灯笼都难找着几只活的,野的。
到那时节,除了撂下祖辈握着的锄头把子,像候鸟一样成群结队地往陌生的远方迁徙,还能有啥活路?!
外头的花花世界,钢筋水泥森林里的灯红酒绿,年轻人开了眼,见了世面,心就像跑出圈棚的山羊,再也收不回来了。
谁还肯回头,再往这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