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藏在关东军中的王牌间谍——武田毅雄 (第2/3页)
甚至在战争末期也不再为煤炭发愁。
鞍山铁矿储量超过10亿吨,通过昭和制钢厂控制生产,年产量达130万吨,占小鬼子战时需求的30%左右。
虽然小鬼子未能发现大型油田,但通过抚顺页岩油厂年产量达30万吨,二战期间开采量达200万吨。
同时,奉北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小鬼子提供了大量粮食:通过"粮谷出荷"政策强制低价收购农民粮食。
从40年起,鬼子每年掠夺700万吨粮食运回本土。
这些粮食不仅缓解了鬼子本土的饥荒,还支撑了侵夏鬼子军队的粮食供应。
同时,奉北的工业基础为日本提供了重要的军事装备制造能力:奉天兵工厂成为亚洲最大的军工基地,拥有1.7万名熟练工人。
满洲飞机公司年产量达1200架高级教练机。
这些工业设施直接为鬼子侵夏战争提供武器装备。
奉北的资源和人力支撑了鬼子战时经济的30%-40%
抚顺煤矿一年的煤炭产量占据鬼子同期煤炭进口量的70%以上。
奉北可以称得上是鬼子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的"生命线”。
这也是坂垣征四郎与石原莞尔在很多方面,有所分歧的原因。
坂垣征四郎作为关东军的最高指挥官,它实在是承担不起丢失整个奉北的后果。
丢失四平!
与塔山、景州失守!
对于东洋帝国而言,不过是慢性毒发与速死的分别而已。
当然!
对于坂垣征四郎都只是一个结果。
死!
无论是死在奉北野战军的手中,还是死在鬼子天蝗的赐死之下。
在重重压力之下,坂垣征四郎终于决心孤注一掷。
它不得不动用了关东军压箱底的宝贝——战车部队。
关东军所属的战车第一、第二旅团,以及几个独立战车中队,共计集结了超过两百辆各型坦克和装甲车。
其中包括较为先进的九七改式中型坦克(尽管其火力和装甲在苏式坦克面前依旧落后),以及大量的九五式轻型坦克。
此刻的坂垣征四郎已经别无选择。
只是拼其一搏。
坂垣征四郎和部分参谋寄希望于利用这支“钢铁洪流”。
在四平外围的开阔荒原上,对立足未稳的奉北野战军装甲部队发起一场决定性的反击。
试图一举扭转战局。
其想法与日耳曼帝国在库尔斯克会战中,与北极熊国展开坦克对战的想法。
如出一辙!
“帝国的战车,必将碾碎支那人的侥幸!”尽管坂垣征四郎自己都没有太大的信心,但他还是在战前动员中,对着战车部队的指挥官们吼道。
不过坂垣征四郎并不知道,他精心策划的这次坦克大会战,注定失败。
甚至从一开始!
就已经彻底失败。
因为其动向早已被一份绝密情报,送到了奉北野战军总指挥部苏长青的案头。
“我就知道!”
“坂垣征四郎坐不住啊,丢失四平!”
“进而丧失整个奉北大战的主动权。”
“这个巨大的责任!”
“坂垣征四郎是承担不起的。”
“一旦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