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悲壮的大夏空军:我们身体,当与敌舰同归于尽! (第2/3页)
已经不可能了。
跳伞?
下面是敌人的舰队和冰冷的海水,生还几率渺茫。
再说!
夏国空军,怎会临阵退缩?
陈海华出身中央航校,他清楚的知道大夏国的航空兵在与小鬼子的战斗中。
付出了何等惨重的代价。
在战争期间,大夏国空军飞行员伤亡高达6100多名,平均年龄只有26岁,最小仅15岁。
中央航校毕业生在抗战中的平均存活时间甚至不到半年,1700名学员最终几乎全部牺牲。
大夏国空军损失飞机2468架,6164人殉国。
抗战初期,大夏国空军仅有约300架可作战飞机,而小鬼子空军军拥有约2200架,双方比例悬殊(1:7)。
飞行员数量也远少于日军(1:18)。
大夏国战机多为进口老旧机型,性能落后于鬼子的新式飞机,导致空战中常处于劣势。
空军是高傲的,光荣的。
与陆军大多出身贫寒、学历不高不同,空军飞行员大多出身富家,其中很多还是大学生,他们爱好红酒、电影、女人。
但是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不愧为一个大夏国军人。
他的战友闫海文被击落后高呼“大夏国无被俘虏之空军!”在击毙3名敌人后,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沈崇海驾机撞击小鬼子军舰“出云号”壮烈殉国。
陈怀民在战机受损时,没有选择跳伞,而是驾机撞向敌机。
当年,杭城笕桥航空学校的校训是“我们的炮弹、飞机和身体,当与敌人阵地、机舰同归于尽!”
脑海中回荡着这么一句话。
陈海华笑了笑。
他又看了一眼那庞大的“天照”号,甲板上整齐排列的飞机,以及周围护卫舰艇喷吐的火舌。
就是这艘巨舰,释放的舰载机曾经无数次轰炸祖国的土地,屠戮自己的同胞。
今天,它更是海参崴守军面临巨大压力的罪魁祸首之一。
一个决绝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陈海华的脑海。
他猛地抓起通话器,声音因激动和伤势而颤抖,却异常清晰:“同志们!”
“我是陈海华!”
“飞机无法返航,我决定撞击敌舰‘天照’号!”
“我意已决!”
“我们的炮弹、飞机和身体,当与敌人阵地、机舰同归于尽!”
“请诸位同志!”
“继续前行!”
说完,陈海华看向其他战友。
“你们准备跳伞,我一个人可以的!”
机舱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仅存的导航员、投弹手和另一名机枪手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绝。
“机长。”
“你说的什么话?”
“只许你一个人当英雄,让我们走!”
“没错,机长,我们就算是跳下去,又怎么可能活?”
“都是同志,都是生死与共的战友,你说的都是什么话?”
“机长!”
“干他娘的!”
“老子跟你一起!”导航员吼道。
“拼了!”
“够本了!”投弹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黑灰。
“下辈子,还当兵打鬼子!”机枪手拉响了枪栓,尽管他知道这没什么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