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苏长青的致命一击:我只要塔山,只要景州 (第2/3页)
战士们踩着积雪,默默前行,只有车辆引擎被尽量调至最低的轰鸣和脚步声。
李云龙这家伙实在坐不住,他甚至时不时地跑到关键路段,亲自督促。
“快!”
“快!”
“都跟上!”
“咱们早到一分钟,就能早一分钟扎紧口袋。”
“关东军这几十万鬼子就是咱盘里的菜!”
李云龙压低声音,对着行军的队伍鼓劲,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
他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这是总司令苏长青整个大棋局中,最关键的一步奇招。
与此同时,在奉北野战军总指挥部。
苏长青依旧站在那巨大的沙盘前,如同一个冷静的棋手。
参谋们进出有序,将最新的战报汇总到他这里。
“报告!”
“丁伟、孔捷部已成功突破鬼子四平外围主要防线,正在肃清残敌,向城区压缩。”
“报告!”
“旅长来电,已派出部队向常春方向实施战术佯动和迂回,初步形成对常春之敌的威慑态势。”
“报告!”
“李云龙部及第三、第四军按计划行军,目前位置在此,未发现敌军异常调动。”
苏长青的目光在沙盘上四平、常春、以及李云龙部那枚缓缓移动的蓝色箭头之间逡巡。
他拿起代表丁伟部的旗子,在四平的位置上又向前推进了一小步。
“告诉丁伟和孔捷,不要吝惜炮弹,但要减少不必要的步兵冲锋。”
“利用火力优势逐步蚕食,我们的主要目的是牵制和吸引。”苏长青的声音平稳,“给副总司令和旅长发电,对常春的包围态势要做得像真的一样。”
“但切忌过早投入主力决战,逼他们向四平增援即可。”
苏长青的每一步指令都清晰而精准,既给前线指挥官留下了充分的发挥空间。
同时,又牢牢掌控着整个战局的节奏。
四平是饵,也是锤。
既要砸烂饭田祥二郎,也要钓住常春的鬼子,让小鬼子投入更多的兵力,在保住四平。
保住奉北以南地区这个基本盘上。
而苏长青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李云龙那致命的一刀能够顺利落下。
要知道,奉北与夏北的连接并非一片坦途,西面是燕山山脉和蒙轱高原,东面是渤海。
中间最狭窄、最平坦的通道就是辽西走廊。
而景州,正坐落于辽西走廊的最东端入口,背山面海,是这条生命通道的枢纽。
如果把奉北看作一个巨大的“房间”,那么山海关是房门,而景州则是门厅里控制整个房间的总开关。
攻克山海关只是进了门,但只有拿下景州,才能切断房间与外界的所有主要联系。
攻克景州,就像下围棋中的“点眼”,一子落定,满盘皆活。
它不仅是打赢了一场城市攻坚战,更是锁定了整个战役的胜局。
明朝与后金在辽西走廊就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宁远、景州一线是明朝关宁锦防线的核心。
著名的松锦大战以明军惨败告终,洪承畴被俘,明朝失去了关外最后一道屏障,精锐损失殆尽,直接导致了山海关的孤立和后来的后金军入关。
而小鬼子也曾在此与北极熊国军队激战,争夺对奉北南部的控制权。
所以!
苏长青从一开始就认准了这一点。
这也是苏长青与总部多次探讨,达成的一致意见。
哪怕有风险!
有巨大的困难,景州也一定要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