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黄风“捡”巽风珠,风魔作乱西行路 (第1/3页)
黑熊精偷盗仙丹,于外流离两百余年。
如今归山,遇当年故人之子,一颗悔过心,彻底收性,安于山中为一守山大神,每日吞霞饮露,其性自得。
至此,隐雾山中,复有一黑汉,带一黑犬,常寻山中,治理诸事,一如当年一般,守山巡山.
曹空见之,晒然一笑,觉黑熊精已得修行真谛,未来天仙可期。
此间,他亦不吝讲法,讲解种种道经,又阐述各类道法。
其中又以讲述道经为主,譬如【太上洞玄灵宝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经】【太上说常清静经】等,此番道经,多于人间便能买来。
越是修行,曹空便越觉,道法不过为枝蔓,而道经之中,所含之理,方是大道。
且此方天地是有灵天地,即如若真能至诚于道,即可法力自生,自生神异,便如当年公输班,虽是凡人,却诚于机关之道。
故他所做木鸟,好似活物,能翱翔于天,再如凡间有画道圣手,画龙而不敢点睛,只因一旦画龙点睛,画上之龙便会活来。
故曹空有感,原来他道家诸仙,早已将妙法传于人间,只待后人去悟。
而那三藏真经,亦是如此,若有朝一日,被唐三藏取回东土,即亦当传万家,得有缘人去悟。
于是曹空安于山中,静思常坐,阅儒道释三家奠基,以一颗道心,蕴养百经,印证自身,化为己用。
当然,他也未忘要留意唐三藏一行人的动向,闲来起念,便拂去一风,观其进展。
说来有趣,曹空才起看一看的念头,便遇一名场面,赫然是猪刚鬣娶媳妇,看得曹空忍俊不禁。
孙悟空变作高翠兰模样,猪刚鬣来见,孙悟空故意吓他,说家中请了法师来降。
猪刚鬣听后,当即大言不惭道,自己有天罡数的变化,又得神兵在手。
便是请来九天荡魔祖师来,他也不惧,若是请救劫真君来,他亦敢称兄道弟。
而后,孙悟空便笑道:“非是九天荡魔祖师,亦非救劫真君,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只见猪刚鬣闻得此名,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原因无他,猪刚鬣知道九天荡魔祖师不会来,可孙猴子真有可能来。
而后诸事,无需多说,且以一诗来表。
金性刚强能克木,心猿降得木龙归。
性情并茂贞元聚,同证西方话不违。
孙悟空降服猪刚鬣,猪刚鬣拜唐三藏为师,赐名猪八戒。
此后,唐三藏身骑白马,蹄朝西,西天取经上大路。
师徒三人至浮屠山,明庶风随行,先于师徒三人见一禅师。
这已至大成,便连孙悟空也无法察觉的明庶风被乌巢禅师所察。
但见禅师于香桧树前一笑,他道:“真君,贫僧稽首了。”
曹空亦未忘却当年之缘,他以万风为声,诸窍为口,道:“禅师,贫道还礼了。”
乌巢禅师目光深远,望得此风,好似看见了远在隐雾山的曹空,他道:
“当年一别,便知真君乃一斩妄见真人儿,知三界必有真君之名,不曾想,这一天如此之快。”
曹空道:“虚名而已,不比禅师隐于天地,得大逍遥,不曾想于此地遇禅师,还要多谢当年的赠经之情。”
乌巢禅师笑道:
“何谈赠,乃是真君点醒贫僧,又为贫僧付银钱,此为一物换一物,如今在此地,乃为等取经人至,
贫僧终为佛门弟子,当为此事尽一份力,欲传多心经一卷,以护取经人。”
曹空道:“禅师高德,取经人将至,贫道便不留了。”
当年他得乌巢禅师传半卷多心经,而如今人家要讲的乃是全卷,故曹空开口,表明自身无意偷听。
乌巢禅师道:“真君何必匆忙而行,昔年赠真君半部心经,如今有缘再逢,不若全了此数,稍后与取经人同听。”
曹空微惊:“禅师何必待我如此之厚。”
乌巢禅师笑道:“权当与真君结个善缘。”
曹空目光流转,而后亦应下,当年便听过半卷,于他而言,对佛道多有启发,如今若听全篇,亦是欣然。
毕竟,儒道释三家,皆有所长,若融汇三家真谛,兼收并蓄,方为真谛,毕竟大道无本亦无性。
随见唐三藏一行人至,纷纷拜见乌巢禅师,得禅师相授多心经,禅师对唐三藏道:
“前方若有魔障处,即心念多心经,自无伤害。”
唐三藏欣喜异常,觉取经之事,指日可待。
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