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五十九节 水到渠成,背刺 (第3/3页)
县里最出风头的明星企业,从七月份开始,电视、报纸都报道了,说改制成功,成为了具备行业优势地位的集团公司,在饲料、粮食加工、食品生产、餐饮等行业形成了齐头并进的大好局面,……”
丁向东坐在沙发里目光悠然。
“但从九月份开始,报道就开始少了,我也没去多了解,但据我所知,新望集团在汉东和汉南连续并购,而且在极短时间内就形成了或者恢复了生产能力,在汉南和汉东,尤其是汉东那一片广告、营销都做得很凶,原本那边已经有不少订单,但是后续就没有跟上来了,……”
“正大集团已经在汉州正式落子开工建设,上个月的事情,连市长都亲自出席了开工典礼,……”
张建川有些忍不住了,“邱昌盛和司忠强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人家打上门来毫无动作?汉东和汉南,就算是我们不在那边建生产基地,但是起码经销商这一块不能放啊,大不了我们贴点儿运费,汉东汉南市场那是必争之地,我早就定了方案啊,……”
再说已经放手,但是民丰饲料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这么快就开始丢城失地,这让张建川有些难以接受。
其实也不算丢城失地,汉东汉南市场原本就没有属于过民丰。
只不过上半年的时候张建川早早就把汉东汉南视为了民丰的禁脔,觉得这两块市场民丰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没道理不纳入囊中。
但没想到并购一拖再拖最后还黄了不说,经销商这一块也迟迟没有开展动作。
据高唐当时的反应,汉东汉南这几个地市其实对民丰已经有了很深的印象,部分经销商甚至在民丰尚无暇满足他们那边需求的时候就带着现款来民丰购货,这样一种态势之下,居然都被新望偷袭成功了,这如何不让张建川感到愤怒和痛心。
丁向东看张建川满心懊恼的样子,也有些无奈:“建川,你不是民丰总经理了,可能民丰集团有他们自己的节奏吧,好像总体来说民丰饲料在汉州和汉西北这一片卖得还是相当好的,南梁的情况尤为可喜,订单依然在不断增长,只不过……”
“只不过订单增速在下降吧?”张建川冷冷地道:“居安思危的道理都不明白,这个企业距离衰败也就为时不远了,汉州和汉西北本来就是我们的基本盘,如果连这两块市场都拿不住,那民丰就真的要完蛋了,……”
“民丰要完成今年的任务目标,必须要在汉南和汉东有所突破!我最早就和邱昌盛强调过,也和钱书记、英刚主任提过,他们当时也都认同我的观点啊,为什么……”
见张建川不由自主地代入了进去,不停地击掌搓手,丁向东也能理解对方的心情。
长吁短叹不已,张建川也知道自己这是瞎操心,但委实意难平。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饲料巨舰,刚刚来得及扬帆起航,帆索就被人砍了,他还只能在岸上干看着,这种滋味谁能体会?
“罢了罢了,那和省农科院关于丰收一号猪饲料合作谈判进展怎么样了?我记得七月中县里就在和他们谈了,这都两个多月了,还没个结果?”
这也是张建川关心的问题。
“陷入僵局了。省农科院最初不愿意,后来县里去谈了几次,甚至连姚县长都亲自去了省农科院谈,也表明了这边的诚意,后来省农科院才松口,但也给出了条件,一是先分红,这一点县里也同意了,二是重新设立合股公司,不和现在的民丰饲料在一起,由省农科院和民丰粮油集团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省农科院控股,但可以委托民丰粮油旗下的民丰饲料代为加工,品牌归合作公司,……”
张建川一呆,这省农科院这帮人也不傻啊,居然要搞这一出?
这和背刺有何区别?
直接重新设立新公司,然后农科院控股,可以委托给民丰代加工,但是品牌和销售都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了,民丰沦为代工企业?
那也就意味着最丰厚的利润会被新公司攫取,而新公司则是农科院控股的,县里再无主动权,甚至以后新公司也可以让其他企业代工,或者自设新厂。
这样搞,分明就是不太信任民丰粮油集团的未来了。
张建川深深地感受到了无奈,用力揉了揉自己的脸。
有些事情真的是非人力可及啊。
****
求300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