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区区杀父之仇,不值一提!【求月票】 (第2/3页)
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刘典簿微微躬身,语气平静:“二爷放心。动手的人是从外地找的亡命徒,根本不认识我们。”
“得手后不久便被‘意外’发现,已当场‘反抗’被杀,线索到此为止。”
“至于二爷您,那日您正在城西别院与几位文人雅士品茗论诗,人证物证俱全,任谁也查不到您头上。”
朱有爋闻言,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了一些,但眼中的阴鸷并未散去。
“锦衣卫不是吃素的,蒋瓛那条老狗鼻子灵得很。他们一定会来查,而且会往死里查!”
“查便查。”
刘典簿捋了捋胡须,眼神冷静得近乎冷酷:
“无非是再丢几个无关紧要的替死鬼出去。只要‘红铅’丹的秘密不泄露,漕运的根子不断,咱们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提到‘红铅’丹,朱有爋的瞳孔猛地一缩,这才是他真正恐惧的根源。
他猛地看向刘典簿,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焦躁和一丝怨恨:
“转圜?如何转圜?!王叔那边呢?我几次三番去信,为何石沉大海?他是不是……要把我当弃子了?!”
刘典簿沉默了一下,避开了朱有爋那咄咄逼人的目光,叹了口气:
“二爷,如今风声太紧,王爷那边想必也有诸多不便。此时沉默,未必是坏事,或许正是在暗中筹谋……”
“筹谋?我看他是想让我一个人扛下所有!”
朱有爋猛地打断他,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锐:
“当初是他找上我,许诺助我取代兄长,执掌周藩!现在出了事,就想把我一脚踢开?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他脸上闪过一丝狰狞的恨意。
他对那位‘王叔’的敬畏,正在迅速被恐惧和背叛感吞噬。
刘典簿看着朱有爋几乎失控的样子,心中暗骂蠢货,面上却不得不安抚道:
“二爷息怒!此事归根结底,都是那个张飙害的!若非他在京城兴风作浪,搞出什么反贪局,引得皇上疑神疑鬼,李墨又怎会像闻到腥味的猫一样死死咬住我们不放?王爷的大计,又怎会横生枝节?”
他巧妙地将矛盾引向了张飙:“而且,你父王也是被他害的,这可相当于杀父之仇啊”
“呵!”
朱有爋嗤笑一声,语气带着一种近乎冷血的淡漠:
“张飙?他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个运气好的疯子罢了。他害了王叔?哼,王叔与他,不过是权力场上的博弈,成王败寇,何来仇怨?”
他顿了顿,眼神飘忽,说出了一句让刘典簿都心底发寒的话:
“至于我父王?说到底也是他咎由自取,识人不明,与我何干?若他能早些将世子之位传于我,周王府又何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这番话,彻底暴露了朱有爋的自私、凉薄与极度膨胀的野心。
在他心中,父亲的命运、王府的存续,都远不如他自己的权力欲望重要。
刘典簿看着眼前这个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甚至对生父都毫无怜悯之心的年轻人,心底泛起一丝寒意,但更多的是利用。
这样的人,更容易控制,也更容易在关键时刻抛弃他。
就在两人各怀鬼胎,气氛微妙之际,一个心腹下人匆匆而入,在刘典簿耳边低语了几句。
刘典簿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挥手让下人退下,转向朱有爋,沉声道:
“二爷,刚得到消息,京城那边,张飙……开始动漕运了!”
“他手下的人,正在全力追查码头那个王胖子和我们的几条线!”
朱有爋先是一惊,随即脸上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冷笑:
“李墨那小子,果然还是把消息递出去了!张飙这是要替他兄弟报仇,顺藤摸瓜来找我们算账了!”
“二爷,如今锦衣卫必然盯着我们,码头那边……是否要暂时收敛,避其锋芒?”
刘典簿询问道,这是他作为谋士的谨慎。
“收敛?避其锋芒?”
朱有爋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他站起身,在书房内踱步,眼神闪烁着狡诈而危险的光芒:
“不!现在躲,反而显得我们心虚!”
他猛地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一丝狠厉:“张飙不是要查吗?让他查!”
“他以为漕运背后就只有我周王府?”
“咱们不过是替几位王叔办事的小喽啰!等他查到关键的东西,自会有人找他麻烦!我皇爷爷不是狠辣无情吗?”
“秦王、晋王、还有我父王,就连那位死了的鲁王叔也不放过。”
“那么,我倒要看看,为了那所谓的‘真相’,他还要处置几位藩王!是不是要逼反所有儿孙才甘心!”
话到这里,他又转身看向刘典簿,意味深长地道:
“你说,我那位王叔,是不是也抱着这种心态呢?他恐怕也跟我一样,想让这水越来越浑吧?”
闻言,刘典簿瞳孔一缩,不由有些佩服地道:“二爷英明!”
朱有爋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又轻描淡写的道:
“刘先生,你说……如果我那位‘敦厚贤良’的大哥,才是这一切的幕后主使,会怎么样?”
唰!
刘典簿的脸色骤然一变,仿佛对这位‘二爷’又有了新的认识。
只见朱有爋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弧度:
“他嫉妒父王偏爱我,怨恨我可能威胁到他的世子之位,于是暗中勾结外人,泄露丹方,陷害父王!”
“如今见事情可能败露,又派人刺杀朝廷御史,意图灭口!”
“而我,只是一个被兄长排挤、欺压,甚至可能被灭口的可怜弟弟!”
“嘶——!”
刘典簿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好一计祸水东引!
此计虽险,但若操作得当,确实能极大扰乱调查视线,甚至可能一举将世子拖下水,为他朱有爋上位扫清障碍!
“二爷此计……甚妙!”
刘典簿抚掌低赞:“我们可以暗中‘帮助’锦衣卫,让他们‘偶然’发现一些指向世子的‘证据’。”
“比如,世子与某些方士过往甚密的记录,或者他名下某些来路不明的产业与漕运有所关联……只要做得巧妙,足以让朝廷的目光聚焦于世子身上!”
“对!就这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