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踏破铁屑无觅处,得来.....一封血书!【求月票】 (第2/3页)
不会因为张飙暂时‘立功’就放松警惕。
“蒋瓛。”
“臣在。”
“给咱盯紧了那些涌入京城的文人!里面难保没有心怀叵测、或者被某些人利用之辈!文学盛典可以办,但要确保掌控在咱手里!选拔出来的人,更要严加甄别!”
“臣明白!”
“还有.”
老朱顿了顿,旋即将目光落在蒋瓛身上,沉沉地道:“咱之前通知你的,办得咋样了?”
蒋瓛微微一愣,然后连忙躬身道:
“回皇爷,根据张飙提供的思路,臣已加派人手,秘密调查洪武十五年,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殿下携皇长孙出巡,以及巡察陕西前后,所有可能与殿下行程接触,却又看似无关紧要之人。”
“包括沿途驿站负责喂养、更换御马的马夫;为殿下车驾检查、润滑轮轴的工匠;负责殿下及皇长孙膳食的随行庖厨;甚至……当日为殿下和皇长孙执扇驱暑的内侍。”
“所有相关人员,无论现任何职,身在何处,都已列入核查名单,其背景、人际关系、近期异常举动,均在调查之列。”
老朱闭着眼睛,手指轻轻敲击扶手,听得极其仔细。
他没有追问细节,因为知道蒋瓛会全力以赴。
这是关乎他最亲近之人死因的悬案,也是他心中最深的刺。
张飙那个‘看似无关却能影响全局’的思路,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调查的新方向。
“嗯!”
老朱缓缓睁开眼,眼中是化不开的冰冷:“给咱仔细地查!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有任何进展,第一时间报与咱知!”
“臣,遵旨!”
蒋瓛感受到老朱话语中的森寒杀意,心中一凛,躬身退下。
蒋瓛走后,老朱沉默了片刻,对侍立一旁的云明道:“让宋忠进来。”
“皇爷。”
很快,宋忠快步走入,恭敬行礼。
老朱没有废话,直接问道:“张飙那边,最近有什么动静?那五万两银子,他是怎么花的?”
宋忠立刻禀报:
“回皇上,张飙拿到银子后,并未大肆招摇。一部分用于在偏僻处租赁了一个小院,作为反贪局的临时衙署,极为简陋。”
“另一部分,则用来采购了大量的纸张、笔墨,以及……一些市井常见的吃食,如王麻子家的猪头肉等。”
“他手下那几个老兵,行动依旧诡秘,主要在漕运码头、京营外围以及一些皇店附近活动,似乎在搜集线索。”
“张飙本人,除了偶尔去那小院,大部分时间仍留在官宿,看似在研读卷宗,但.臣总觉得他是在谋划什么。”
老朱听着,眼神闪烁。
张飙没有急着‘招兵买马’,而是先搞了个寒酸的据点,采购文书和吃食?
这符合他之前‘高薪招聘’和‘收买人心’的风格,把钱用在关键地方,但又显得有些过于务实和低调了。
“他有没有接触那些涌入京城的文人?”
老朱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暂时没有发现。”
宋忠回答:“他似乎有意避嫌,对‘文学盛典’之事不闻不问。”
老朱手指敲击的速度加快了些。
张飙献上‘文学盛典’之策,自己却置身事外?这不合常理。
他知道张飙想要‘罢黜儒学’的心思,而‘文学盛典’,绝对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除非……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不是在文人中树立威望,或者说,他另有更重要的图谋,暂时无暇顾及此事。
“继续盯死他!”
老朱不容置疑地下令道:
“他接下来要查的第一个目标,很重要!咱要知道他到底想先动谁!是漕运?是卫所?还是……皇店?”
“他查案的每一个步骤,接触的每一个人,都要给咱记录在案!”
“特别是,注意他和他手下那些老兵,有没有绕过正常渠道,私下传递消息或者……动用什么非常手段!”
“另外!”
老朱补充道,语气带着深意:
“注意保护他的安全。在他查出点真东西之前,别让那些恨他入骨的人,伤他分毫。”
“臣明白!”
宋忠心领神会。
他知道皇帝的意思:
【张飙这把刀现在还有用!】
【既要让他去砍人,也要防止他被人提前折断,或者……砍错了方向。】
宋忠退下后,老朱独自坐在空旷的大殿里,眼神幽深。
张飙的三道旨意,暂时稳住了朝野局势,但也让更多的暗流汇聚到了京城,汇聚到了张飙身边。
恨他的人越来越多,盼他倒台的眼睛也越来越多。
老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要让张飙在明处吸引所有火力,承受所有压力,去撕咬那些腐败的利益集团。
而他自己,则稳坐钓鱼台。
一方面利用张飙清理积弊,另一方面紧抓‘幕后黑手’的调查,同时牢牢掌控着‘文学盛典’这根引导天下文人方向的缰绳。
让大明朝他期望的方向发展。
【张飙啊张飙,你就尽情地闹吧,查吧。】
老朱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忍不住喃喃自语:
“等你帮咱把该清理的都清理得差不多了,把该引出来的蛇都引出洞了……”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但殿内弥漫的杀机,已经说明了一切。
……
而拿到了‘启动资金’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