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 第206章震惊大明! 一场史无前例的舆论战!【月票加更22】

第206章震惊大明! 一场史无前例的舆论战!【月票加更22】

    第206章震惊大明! 一场史无前例的舆论战!【月票加更22】 (第1/3页)

    “蒋瓛!”

    痛苦的挣扎之后,老朱面色铁青的朝殿外喊了一句。

    很快,蒋瓛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虽然跟以往的老朱有些不同,他没有看见老朱大发雷霆,但他却比以往更加提心吊胆。

    因为不大发雷霆的老朱,在他看来,才是最恐怖的。

    却听老朱平静而淡漠地道:

    “根据你调查的线索,扩大调查范围,不再仅限于东宫,去调查吕氏家族,特别是与《空印案》有关联的吕氏族人。咱不信吕氏有那么大的能耐,可以算计宫内宫外。”

    “如果雄英和妹子的死,真与她有关系,她一定还有帮凶。”

    “甚至,咱怀疑……她可能都不是主谋!或有人利用了她的野心,谋害了咱的大孙和妹子!”

    蒋瓛闻言,心头一凛。

    他其实也知道,吕氏的确有作案动机,但就是太明显了,才无法让人相信这是事实。

    如果吕氏背后还有人,那就说得通了。

    她并非直接参与者,甚至只是“巧合”的劝慰了朱标几句,就可能达到她想要的结果。

    因为无论怎么查,她都是“无心之失”。所以,她才敢肆无忌惮。

    不过,现在最关键的是,皇帝如何看待朱允炆。

    是打算将他与吕氏剥开,还是将他打成吕氏同党,就看接下来的调查,能不能查到有关吕氏谋害皇长孙和马皇后的确凿证据。

    “还有!”

    老朱又若有所思的补充道:

    “标儿之死的幕后黑手,是否与吕氏有关联,也要查清楚。”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那股阴损劲儿,太像了!标儿之死,雄英之死,咱妹子之死,有没有可能是同一幕后黑手?”

    “这”

    蒋瓛迟疑了一下,旋即皱眉道:“经皇上这么一说,臣也觉得,确实有些蹊跷。”

    “每次臣调查到关键点,都会变成无头案。”

    “所以……”

    老朱瞬间捏紧龙椅扶手,身体前倾,直视着蒋瓛,沉沉地道:

    “一定要给咱查清楚。咱宁可错杀三千,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凶手!”

    “是!”

    蒋瓛立刻躬身。

    老朱又嘱咐道:

    “记住!要秘密进行调查,不能打草惊蛇,东宫那边,还是照常看着,一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禀报咱!”

    “臣,遵旨。”

    “好了,下去吧。”

    蒋瓛恭敬领命,然后转身便离开了大殿。

    而目送他离开的老朱,则微微眯起了眼睛。

    【吕氏.老四】

    【如果你们真的是凶手咱绝不会手软】

    另一边,开封城。

    暮春时节,柳絮纷飞。

    曾经热闹非凡的周王府,如今门庭冷落,鲜少有人进出。

    周王朱橚被废黜爵位、囚禁京城旧邸的消息早已传开,封地暂由其长子朱有燉接管。

    这位新任的郡王,年轻而惶恐,面对老朱雷霆之怒后的烂摊子,以及虎视眈眈的监察御史,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而身为监察御史的李墨,则持着皇帝密旨,明面上雷厉风行。

    他用张飙审计六部时摸索出的方法,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着实查处了几桩积年旧案,扳倒了好几个盘剥百姓、欺压良善的贪官污吏和豪强。

    一时间,‘李青天’的名声在周王封地悄然传开,百姓拍手称快,新任郡王朱有燉也对他又敬又畏,极力配合。

    但李墨的心思,从未放在这些‘明面’的政绩上。

    他的桌案深处,藏着一份赵丰满偷偷抄录的‘铁盒’证据,还有他自己整理的、关于周王朱橚‘红铅仙丹’案的零碎卷宗。

    他真正的使命是,查清‘红铅仙丹’的源头,以及它究竟是如何流出周王府,最终被用于谋害太子朱标的。

    要知道,秦王朱樉虽然是直接进贡“红铅仙丹”的人,但他也是受了宠妃王氏的蛊惑。

    而王氏背后的人,肯定早就知道“红铅仙丹”的副作用,才会步步设局,害死太子朱标。

    另外,根据周王朱橚的供述,他确实改良过所谓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红铅丹,但他除了秦、晋二王,从未主动外传过,只有少数人知道。

    而丹方,更被他视若性命,藏得极其隐秘。

    【那么,是谁?通过什么方式,将这东西送出了守卫森严的周王府?并牵扯出了‘红铅仙丹’案?】

    虽然‘红铅仙丹’案是李墨与武乃大揭发的,但那个包裹,究竟是谁给他们的,一直都没有被调查出来。

    所以,李墨才将疑点落在了周王府。

    在他看来,送出丹方的人,与送给他们包裹的人,肯定有某种关联。

    于是,凭借其细腻的心思和抽丝剥茧的耐心,经过数月的暗中查访,他将目标悄然锁定在了一个人身上。

    这个人便是周王次子,朱有爋。

    与性情温和、醉心戏曲文艺的兄长朱有燉不同,朱有爋此人,表面谦恭,内里却极有城府,眼神深处时常掠过一丝不甘与野心。

    他对父王偏爱兄长、自己仅得镇国将军封号之事,早有怨怼。

    更重要的是,李墨通过隐秘渠道了解到,朱有爋在周王被废前,曾多次私下接触过为周王炼丹的方士,并以‘研习药理’为名,索要过一些炼丹的笔记和残方。

    但李墨却没有打草惊蛇。

    他反而利用监察御史的身份,主动与朱有爋结交,谈论诗文,品评风物,甚至偶尔‘不经意’地流露出对朝廷严苛、对藩王处境的一丝同情。

    朱有爋起初戒备,但见李墨能力不俗,在地方上颇有声望,且似乎对自己颇有好感,便也渐渐放下心防,与之往来,甚至将李墨引为知己。

    李墨则在一次次的交往中,小心地试探、观察,收集着蛛丝马迹。

    他几乎可以肯定,朱有爋与红铅丹的外泄脱不了干系,甚至可能知道更多内情。

    但他缺少关键证据,也摸不清朱有爋背后是否还有更深的黑手。

    他就像一个耐心的猎人,布好了陷阱,等待着最佳时机。

    然而,京城传来的一个消息,像一道惊雷,打破了他表面的平静,也重新点燃了他内心几乎快要熄灭的火种——

    【张飙,被皇上特赦,解除软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