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 第199章无人扶我凌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求月票】

第199章无人扶我凌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求月票】

    第199章无人扶我凌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求月票】 (第3/3页)

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带来一阵刺痛,才勉强将几乎脱口而出的质问和怨怼压了回去。

    母亲的话在他耳边响起。

    【允炆,无论发生什么,都要镇定,要隐忍,你越是想要,越不能让人看出来……】

    他深吸了好几口气,才用微微发颤的声音对黄子澄道:

    “多谢先生告知。我……我忽然觉得有些头晕,想回去歇息片刻,今日的功课……”

    黄子澄看着皇孙瞬间苍白的脸和强作镇定的模样,心中又是心疼又是愤怒,他连忙道:

    “殿下身体要紧,功课不急在这一时。您快回去好生休息。”

    他顿了顿,终究还是没忍住,低声恨恨地补了一句:“皆是那张飙,狂悖无状,搅乱朝纲,实在可恨!”

    朱允炆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起身离开了书房,脚步甚至有些虚浮。

    黄子澄望着他离去的背影,长长叹了口气,浑浊的老眼里充满了对张飙的刻骨怨恨。

    这竖子,屡次阻碍新君之路,更让他黄子澄未来帝师的无上荣光,蒙上了一层又一层厚重的阴影!

    真该死啊!

    而朱允炆几乎是踉跄着回到了母亲吕氏所在的殿宇。

    “母亲!”

    他一进门,便再也维持不住镇定,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慌乱和委屈:

    “朝会上……皇爷爷提议立储,又……又被张飙搅黄了!”

    “为什么,为什么他他总是跟我作对?!他怎么不去死?!”

    吕氏正在修剪一盆兰花,闻言手一抖,金剪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她猛地转过身,脸上写满了震惊:“你说什么?仔细说与为娘听!”

    朱允炆将黄子澄告知的消息复述了一遍,尤其是重点强调了那个【匿名举报箱】和百官噤若寒蝉的反应,以及皇帝最后怒气冲冲搁置议事的结局。

    吕氏听完,脸上的血色也褪去了几分,眼神剧烈闪烁起来。

    【张飙……又是张飙?】

    【这个阴魂不散的疯子!】

    她之前期望张飙能掀起更大的混乱,转移老朱调查朱雄英之死的注意力。

    现在,张飙确实掀起了更大的混乱,也转移了老朱的注意力,但她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因为张飙掀起的混乱,针对的是她儿子。

    但是,比张飙更让她心惊的,是老朱的态度。

    【皇上明明属意允炆,为何在遭遇阻力时,不是强行推进,而是选择了搁置?】

    【这不符合皇上以往乾纲独断的风格!】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毒蛇般钻入吕氏的脑海:

    【难道……皇上之前表现出来的立允炆为储的决心,并非全然真心?】

    【或许,那只是一种姿态,一种……试探?甚至是为了掩盖其他目的?】

    她猛地想起了前些时日,老朱秘密调查东宫旧人,尤其是接触过已故太子朱标和嫡长孙朱雄英的人……

    【难道……皇上真的查到了什么?关于雄英的死……】

    这个想法让她瞬间如坠冰窟,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

    【如果皇上真的怀疑了,那立允炆为储,会不会是一个诱饵?】

    【一个为了让她放松警惕,或者为了引出更多线索的陷阱?!】

    她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几乎要站立不稳,连忙伸手扶住了旁边的桌案。

    “母亲?您怎么了?”

    朱允炆见母亲脸色煞白,担忧地上前扶住她。

    吕氏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和恐惧,她不能慌,至少不能在儿子面前慌。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而有力:

    “允炆,莫慌,也莫要失望。”

    她拉着儿子的手,让他坐下,目光坚定地看着他:

    “你皇爷爷今日在奉天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口提议立你为皇太孙,这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信号!这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至于暂时搁置……”

    吕氏脑中飞快思索,寻找着最能安抚儿子也最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那是因为张飙那个小人作祟,弄得朝堂乌烟瘴气,你皇爷爷是九五之尊,自然要顾及场面,需要一个更合适、更众望所归的时机,来正式确立你的名分。”

    她轻轻拍着朱允炆的手背,语气充满了鼓励,但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精明的算计:

    “允炆,你要明白,刘三吾先生已然致仕,梅殷姑父虽好,如今局势微妙,他亦需谨慎,独木难支。”

    “如今朝堂之上,缺的是一个能登高一呼,凝聚清议,为你造势之人!”

    朱允炆若有所悟:“母亲的意思是?”

    吕氏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我们不能坐等!必须主动为你积聚‘势’!需要有人站出来,代表天下文心,形成一股让你皇爷爷也无法忽视的舆论洪流,让立你为皇太孙,成为‘众望所归’,而非仅仅是圣心独断!”

    忽然,她脑海中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一个名字。

    那个在士林中声望极高,以刚烈敢言著称,甚至曾发起过‘万人请命,斩张飙’的……

    “方孝孺!”

    吕氏几乎是脱口而出,她的眼神亮了起来,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灯塔:

    “对,就是他了!希直先生学问渊博,品行高洁,在士子中一呼百应,其声量,犹在当年的刘三吾之上!”

    “若能得他鼎力支持,振臂一呼,何愁清议不成?何愁大势不向你倾斜?”

    想到此处,吕氏心中的惊慌和恐惧似乎被一股新的希望和狠厉所取代。

    张飙想用阴谋诡计阻挠?那她就用堂堂正正的‘大势’来碾压!

    她要亲手为儿子,推出下一个‘刘三吾’,一个更强大、更无畏的文官领袖!

    “允炆!”

    吕氏握住儿子的手,语气前所未有的坚定:“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沉住气,静心读书,展现出你的仁德与才华。朝堂之外的事情,为娘……和黄先生他们,会为你铺路!”

    朱允炆看着母亲眼中闪烁的光芒,虽然对具体的谋划还不甚明了,但能感觉到母亲重新燃起的斗志和信心。

    他心中的不安也稍稍缓解,重重地点了点头:“儿臣明白了,全凭母亲安排。”

    然而,在他低下头的那一刻,眼中还是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那个疯子,还有皇爷爷那深不可测的心思,以及那个似乎永远笼罩在东宫上空的、关于父王和大哥之死的真相……真的能凭借一个方孝孺就能彻底扫清吗?

    求月票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