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尘埃落定,易中海绝路(9k) (第1/3页)
    傻柱在厨艺方面是有天分的,这点何大清可以肯定,只是这仅仅针对普通人而言。
    他的这种天赋,在李红兵面前,只能是平庸!
    “爸,你想多了,我早就没有跟红兵较量的心思了。”
    面对何大清的劝说,傻柱却是忍不住苦笑了起来,有些无奈的说道:“我一个人在轧钢厂里待着多好,平时厂领导见了我,都得客气三分,干嘛非得给自己找不痛快啊!”
    和李红兵比,他凭啥啊?
    纵使内心骄傲如傻柱,对上李红兵这种百年难出一个的天纵之才,也得乖乖认命。
    不服不行!
    与其说是李红兵的表现过于亮眼,把他逼得快喘不过气来,倒不如说是自信被击垮之后的妥协。
    用后世的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摆烂。
    其实之前的时候,傻柱还是很喜欢这种状态的,甚至于享受。
    他现在是轧钢厂内各食堂炊事员等级最高的一个,整个轧钢厂的厨子,也就他会做小灶。
    或者说,只有他能做出让厂领导满意的小灶。
    就是随便做做大锅饭,也是最受全厂职工欢迎的,他傻柱在的那个食堂,每次都是人最多的,天天爆满。
    常言有道,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在轧钢厂里面,傻柱可以说是独一份的,几乎没有人能替代他的地位,就是平时厂领导见了他,态度也比对厂里其他厨子要好。
    可一出了轧钢厂,放眼整个四九城,傻柱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董从友徒弟跟何大清儿子这两个名头了。
    傻柱更喜欢在轧钢厂这个新手村的地图上“叱咤风云”,而不是到外面披荆斩棘,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
    “唉,你……随你吧!”
    听出了傻柱的真正想法,何大清无语,却也懒得操那么多心了。
    其实从当初傻柱被易中海忽悠进轧钢厂,并且后面决定留下来的时候,他的职业晋升道路,就已经被限制住。
    工厂是工人的天地,大锅饭才是主流,傻柱之前学的一身本领和手艺,也只能偶尔给厂领导做做小灶。
    何大清和董从友不是没想过把傻柱从轧钢厂弄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一方面,好不容易才招进来傻柱这么一个有手艺的厨子,而且还是师承名厨,轧钢厂的领导们可不愿意放人。
    另一方面。
    随着后来公私合营的全面化改諽进行,外面酒楼饭庄的所有权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岗位调整和人员流动,显然没有以前那样容易。
    硬要让傻柱走人换到酒楼饭庄,以董从友跟何大清两人的人脉和关系,不是做不到,只是那样容易得罪人,后面轧钢厂的领导那边,还专门找了个中间人出面,再加上傻柱自己也无所谓,最终只能放弃这个想法和打算。
    摊上这样一个不上进的儿子,作为师父和父亲的董从友和何大清,也是没办法。
    刚才何大清还以为,傻柱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被李红兵打击,从而自甘堕落,结果发现是他想多了。
    就是单纯不争气!
    接下来。
    只要傻柱能够定下心,好好的娶门媳妇,生几个大胖小子,为他们何家开枝散叶,何大清就已经满足,不奢求他将来有什么大出息。
    这次进来,在知道缘由的时候,何大清其实已经做好了蹲苦窑的准备,甚至都没想着以后有机会能出去,毕竟他现在也快五十了,已经不年轻。
    所以这短短一天的功夫,何大清已经想了很多,甚至连傻柱跟何雨水的未来,都做好了安排。
    却没想到,今天傻柱的出现,反而带来了一丝转机,以后说不定还有重见天日,一家人重新团圆的机会。
    只是不管怎么样,接下来的一段岁月,傻柱和雨水兄妹俩,恐怕又要过回以前相依为命的日子了。
    从里面出来的时候,傻柱看着情绪低落的何雨水,忍不住安慰道:“雨水,别担心,爸在里面会好好的,咱们兄妹俩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好,等将来爸出来的时候,咱们才能一起孝敬,让他跟着一起享福。”
    “嗯!”
    何雨水闻言,抬头看着自己的哥哥傻柱,又重重的点了点头。
    ……
    两天的时间过去。
    继易中海之后,何大清入狱这件事情,也陆续传开了。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接连发生两件大事,四合院的八卦和议论,可以说是满天飞,各种猜测层出不穷。
    原本只是他们四合院,但渐渐的,周围这一带的区域,也都传开了。
    “唉,这两件事情一出,年底评选先进四合院,肯定就没咱们院的份了。”
    到了晚上,李红兵刚从外面回来,阎埠贵就主动找上了门,一脸发愁的说道:“红兵,你脑子活,见识也广,你说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咱们院抹去这些不好的负面影响?”
    “阎大爷,您这也太高看我了,这种事情,我能有什么办法?”
    发现阎埠贵是上门来求策问计的,李红兵却是有些无奈的吐槽道:“易中海长期虐待妇女,这事的影响太坏了,都同时惊动了街道办、妇聨和派出所。
    按我说呀,除非您能组织大家伙儿们,抓上三五个敌特,得到街道办和派出所的表扬和嘉奖,或许还能抵消这次事情的影响,不然我看没戏。”
    说是这样做,可即便是能做到,想要和其他院竞争评选先进四合院,显然也没那么容易。
    易中海的处理结果虽然还没出来,但绝对轻不了,对于他们四合院来说,始终是一个洗不掉的大污点。
    就算立了功,街道办把先进给到他们院,也容易产生争议,遭到其他院的质疑。
    这和当初聋老太的事情不一样。
    虽然同样是个人行为,但聋老太是自己作死,触碰到了红线,而院里的这些人,只是受到了蒙蔽。
    换个角度,他们也是因为尊敬老人,拥护和爱戴烈属和国家功臣,所以才会上当受骗,所以大家只会谴责聋老太。
    而这次易中海虐待媳妇王桂花的事情,虽然也是他自己的个人行为,但持续了好几年的时间,作为一个院的邻居,居然都没人发现不对劲,很难不让人多想,甚至是质疑和揣测,怀疑他们是帮凶,或者冷血旁观、冷漠无情的人。
    除此之外。
    之所以说一个人的坏名声,容易影响到整个院的所有人,是因为外面的人在八卦和提到相关的事情,往往会说某某个院,谁谁谁做了什么事情,把整个院给捎带上,就好比地域黑一般,其他住在院里的人,也跟着遭受了无妄之灾。
    “抓敌特,而且是三五个?这哪有那么容易啊?”
    听到李红兵的回答,阎埠贵却是无比的郁闷了起来。
    刚建国那段时间,敌特猖獗,经常跑出来搞破坏,可抓敌特也不是他们老百姓拿手的,顶多就是帮忙提供一些情报,协助官方行动而已。
    随着官方一次次的特务打击和抓捕行动的不断进行,再加上国家在几次涉外战争中打出了效果,眼下四九城内的特务虽然还没有彻底抓干净,但很多都潜伏了下来,可没那么容易被发现。
    不论是从难度,还是危险程度,李红兵的这个方案,显然直接就被阎埠贵给否了。
    为了一个先进四合院的评选,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而且阎埠贵对自己和四合院这些人的能力,还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
    眼下整个四合院里面,要说能和敌特抗衡的,恐怕除了傻柱有机会,也就剩下李红兵了。
    面对阎埠贵的反应,李红兵一点都不意外,当即平静的说道:“想要抵过,自然就要争功了,而且往往要功大于过,自古以来皆是如此,阎大爷您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不用我多说。”
    想要抹平易中海和何大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参加评选先进四合院的竞争,一个敌特的功劳,肯定是不够的,李红兵也是提出一条理论上可能的路子。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阎埠贵也知道这些道理,可还是有些不甘心。
    不单单是为了评选上先进四合院,年底奖励的那些花生瓜子或几两香油,更是因为整个四合院的名声,关系到接下来年轻人找对象。
    不说别人,阎埠贵自己家里,就有三个儿子,而且阎解成也已经到了找媳妇的年纪。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阎埠贵也不会这么着急。
    别看阎埠贵平时抠抠搜搜的,几个儿子的吃穿用度上都处处算计,可对于给儿子找媳妇的事情,依旧很上心。
    一方面,娶媳妇所产生的一切费用,比如媒人钱、彩礼和喜糖这些,阎埠贵肯定是不会帮忙承担的,而是哪个儿子找媳妇,哪个儿子自己出钱,顶多他帮忙垫付一部分,不过也必须是签借条,并且填利息的那种。
    另一方面。
    找个儿媳妇进门,最好是能带工作的那种,这样家里就多一个人的经济收入,起码也多个劳动力,阎埠贵能算计的东西就更多了。
    “办法有的是,只是得能做到才行,刚才那个,已经是我能想到最简单的办法之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